有多少。

这种严重的偏科,是高大全绝对不允许的事情。

他想建的,是第二个稷下学宫,重现百家争鸣的盛况,而不是单纯的为儒家再打造一个文化基地。

范蠡明白高大全的想法,不过对于目前的情况,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高校长,目前的情况就是,科考在即,所有的学~生当务之急都是准备科考,他们不会分心于别的事情。其他学派的未来,他们看不到,而儒家的未来,却是学~生们可以预期的。”范蠡将目前的形势看的很清楚。

只是,他也拿不出比金榜题名更有诱~惑的东西。

不得不说,科举考试这一关,给儒学带来的加成实在是太大了。

这种可以预期的成功未来,是很多人都不能抵挡的。

岳飞咬了咬牙,提议道:“不如我拿出几个参将之位?”

高大全摆摆手,制止了岳飞后面的话。

“岳将军严重了,刚刚毕业的学~生,当上参将是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

参将之位,在军中的地位并不低,是有正式品级和朝廷俸禄的。

高大全不想用这种利益惑人,如果这样比拼的话,其实就和商场中的降价营销是一样的。

到最后,两败俱伤。

“其实昨天在就职典礼上,霸王和墨家都抛出过橄榄枝,墨家也承诺会遣送墨家的年轻弟子来太学进学。从当时大家的反应来看,今天两位的上座率不应该这么低。”高大全有些不解。

肯定是有什么地方被他忽略了。

纵然儒家的影响力再大,可是岳飞范蠡这种人的人气也不是开玩笑的。

历经风雨多年,他们早已经证明了自己,而且他们昨天现身时引发的轰动也不算假的。

高大全不觉得太学~生们有那么高超的演技。

“高校长,找几个学~生问问就知道了。”范蠡建议道。

高大全一拍自己的额头,自己也是蠢,居然连这点都没想到。

他给南柯、汤宇轩都打了个电话,不一会两人就都出现在了校长办公室。

南柯和汤宇轩都是聪明人,包括朱熹,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参加这一届的科举。

以高大全和司马光的关系,以他们和高大全的关系,他们绝对不抱奢望司马光会对自己一视同仁。

听到高大全询问之后,汤宇轩笑着说:“校长,你问南柯就可以了,他对探寻真~相最感兴趣了,最崇拜的就是包拯包大人。”

南柯也不客气,直接道:“校长,这个问题,学~生也发现了,而且也去调查过,最终确认,他们都去上赵老师那群儒生的课,并不是都出自本心想法,而是迫于环境的压力。”

南柯这样说,高大全、范蠡和岳飞都来了兴趣。

“仔细说说。”高大全招呼他们坐下。

南柯坐定之后解释道:“其实对于考上科举,绝大多数同学都是没有信心的,很多同学兴趣也不是很大。但是没办法,大环境就是如此。校长这一次事情搞的动静太大,江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同学们回到家,他们的父母亲人都过来问,你准备去听谁的课啊?”

南柯说到这里,高大全和范蠡已经明白了。

人,毕竟是社会群居动物,不可能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南柯继续道:“校长应该知道,同学们之所以进入太学,其实就是奔着进入官场去的。就算是同学们自己没有这个想法,他们背后的家庭肯定是有这个想法的。如果这个时候,他们选择了背叛,那从此只怕家宅不宁了。事实上范前辈和岳将军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维持住上座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