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厮看了诗文久久不能忘怀,凭借着记忆把那些首诗的部分默写了下来,鬼使神差地贴在了文宝斋的屏风上,在京中掀起了一片哗然。
不少人都在问掌柜的,这些诗文是何人所作,句句珠玑,一字一句都不能更改,恰到好处简直绝妙。
有如此多的顾客来问,掌柜自然是压力不小,感觉询问默写诗文的小厮,是从何处看来的。
小厮这才说是一个丫鬟为主子买纸笔的时候带来的样纸,他自然是不敢贸然领功。
在这都是人精的京城里,德不配位,是件很危险的事情。
这文宝斋一天能被询问八百遍,这诗文的作者,名气意外地更加响亮了,不少文学大拿还以为是隐士高人来到京城,托文宝斋的掌柜邀请这位高人一聚。
可是他们文宝斋连人都不知道是谁,哪敢贸然回话啊。
只说会尽快找到这位神秘的作者,所以掌柜也被这些文学大拿逼得很紧。
终于在小厮和掌柜求爷爷告奶奶的期盼中,珠儿又拎着小篮子来这里买纸笔了。
一进门她就感觉气氛怪怪的,特别是掌柜一脸急切地夺过她篮子中的纸样时,她就意识到事情不太对劲了。
还好珠儿虽然在这信纸上犯了迷糊,可人还是机智的,面对掌柜的询问,只说这些诗作的主人叫白隐,是山上的隐士高人。
这次来京城只是来受她家主人相邀,前来小聚一些时日,前些日子就离开了,重新回到山野。
珠儿说的煞有其事,连一向识人颇多的掌柜一时之间也被唬住了,连连叹息,真是可惜了,不能亲眼见到这位白隐先生。
回到将军府中的珠儿拍着胸脯,后怕地跟白卿雨诉说今天的遭遇。
从此这些信纸的采买珠儿就吩咐身边一个记性好的丫鬟去做,还会按照白卿雨的要求定期焚烧书稿。
只是她看着火光通明正在燃烧的书稿有些不解,为什么这些惊艳文坛的诗文,小姐却一点都不想让他们流传出去。
这可比什么大启第一才女写得好多了,哎,可能还是她们家小姐喜欢低调清净吧。
所以白卿雨自此之后,就多了一个白隐先生之名。
只是这个名号,只有闯了祸的珠儿知道,京中都以为那位白隐先生已经归隐山林,去过闲散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