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修竹神情自若,自然飘逸地看完了这封信报,两派不同的大臣又借机互踩了一波,跟刚才的闹剧可谓是一模一样。
首辅大人在朝中深得皇帝信任,若是能得到他的认同,那么离皇帝松口也就不远了。
“臣倒是认为此时主战有失偏颇,一时之间也没有合适的将领人选,主合虽好,但蓝将军此战失利,确实也要考虑是否是,用兵差于敌军。”
此话一出,两派都有些坐不住了,一向言辞犀利,也不怕得罪他人的首辅大人,怎么在这时候和稀泥起来了。
连带着皇后外戚在朝中为首的左相,也不留痕迹地拉了拉二皇子的衣角,示意若是唐修竹主和,他也可以进言几句。
二皇子到底还是皇帝亲子,说话还是应该要比唐修竹管用。
不过此事透着古怪,二皇子李谦明是皇帝亲子,自然是继承了一些来自于皇帝身上的政治敏锐。
十二岁就到朝堂参政的李谦明,这么多年也大概能猜到一些,他示意舅父此时还是稍安勿躁,此事怕是还有后变。
主战派一见到为首的两位重要人物都不再发话,虽然感到奇怪,但也没有刚才那么言谈激烈。
反倒是主和派中有个大臣跳了出来,细数了蓝峰元这些年的战绩,以及对大启安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这些推心置腹,一心为忠臣着想的话语说的真是慷慨激昂,他还大声斥责,这些主战派就是在罔顾蓝将军的安危,草菅人命。
将军在外出生入死,保护大启国安定,如今身陷险境。
你们这些高枕无忧在京城坐享富贵的大臣,平日里收受贿赂,买官卖官,贪赃枉法,都不知道家产几何,如今倒是心疼起这些银钱财物了。
这番言辞可是有些过激了,可这位大臣本就是头发花白的老臣,资历很高,平日里也是以清廉著称。
如今要是堂而皇之跟他对上,怕不就是证明了自己做贼心虚,是贪赃枉法之辈了。
“徐大人言之有理,可蓝将军在边关兵败之事,使得我军损失惨重,也不可否认。有些大臣担心即便是将他赎回,不仅打击不了蛮夷气焰,反而会让他们变本加厉。
过往的这么多年来,蛮夷部落已经用他们的贪婪一次次证明,只要我们松口,他们就会得寸进尺。”
唐修竹来到这位大人面前恭恭敬敬行了个礼,话锋一转,却又把另一层矛盾讲了出来,一时之间朝堂又是议论纷。
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窃窃私语的大臣们,扫过几个头低的厉害,自始至终不发一言的大臣时,停留了片刻,又不动声色的挪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