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最短时间里做出调整和应对,立即命令各部进入各条战线应敌。

长沙以北,国军共有三道防线,最外围的防线依旧是以新墙河为依托,沿荣家湾、新墙、杨林一线排开,防守部队为第4军、第58军和侧翼协防的第20军;在新墙河以南,第二道防线为汩罗江防线,西至营田、汩罗、新市,东至瓮江,防御部队为99军和侧翼随时可以赶到的第26军;第三道防线便是长沙外围的最后一道防线,由高家坊、福临、高桥三地组成;这三道防线之后,便是长沙阵地,由捞刀河、石子铺、春华山组成,其中春华山长沙外围制高点,也是长沙攻防战最为重要的一点。

相比于民国二十八年的会战,几处防线虽然没有什么变动,但经过这几年的经营,阵地的坚固程度有了极大的提升,国军对于守住长沙,也是有了极大的自信心。不过守卫各道防线的部队则是有了很大的变化。

最外围的新墙河防线,民国二十八年时是第十五集团军驻防,说起第十五集团军,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存在,民国二十六年组建的第十五集团军,首任司令长官为陈诚,副总司令罗卓英,下辖罗卓英的第十八军、刘和鼎的第三十九军和俞济时的第七十四军,是淞沪战场上战斗力最强的兵力之一。其后的几年,这三支部队都参加了华东华中地区几乎所有大的会战,第十八军和第七十四军的表现都格外的突出,甚至第七十四军如今在新任军长王耀武的指挥下,隐隐已经有国军第一军之称。

不过,当时的第十五集团军,却是重新组建的。民国二十八年,陈诚调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其起家老本第十八军也调到第九战区,随着第四军等部队的调离,第十五集团军也是撤消编号了,直到民国二十九年关麟徵组建第十五集团军,这个番号才重新恢复。不过,其下的部队已经变成了五十二军、三十七军和七十九军。民国二十九年的长沙会战之后,关麟徵奉命组建第九集团军,第十五集团军也是随之撤消。

此番驻防新墙河第一防线的主力部队是第58军,这个军属于滇军系,乃卢汉所指挥的第一集团军一部,民国二十九年,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卢汉指挥着滇军最精锐的六十军及集团军司令部返回云南接受昆明行营指挥,第58军和新3军则留在第九战区听命,薛岳也是将驻防新墙河防线的重任,交到了第58军的手上,期望他们可以像当初的第十五集团军一样,从正面挡住日军的猛攻,成为守住长沙的一道坚实屏障。

9月17日,日军在兵力调整完毕之后,根本不给国军反应的时间,当即展开进攻。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汲取了以前的战斗经验,不再分兵作战,而是集中几乎所有的主力部队人正面猛攻,只派出独立混成第14旅团的63大队一支部队从营田方向展开牵制攻击。

日军如此强攻,一时间正面战场上聚集了44个大队322门火炮,攻击的命令下达之后,整个新墙河一线都陷入了一望无尽的滚滚烟尘之中,无数的炮弹呼啸落入,当即让国军防线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湘北战场上日军集结重兵展开进攻的消息不断的传到上高等地,包括驻防在宜丰的独立团,也是不断得到消息,整个第19集团军各部一时间都紧张了起来,他们没有想到,鬼子的魄力如此之大,居然在上高会战相隔几个月之后便再度组织起如此规模的大战,从前线发回来的战报来看,此番日军可真是下足了血本,包括第3师团、第6师团这两支第11军的王牌都加入了战场,显然图谋而小,而以湘北各支部队之战力,可以挡住日军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像滇军58军这些部队,虽然十分悍勇敢战,但前番连连大仗,军中精锐骨干死伤严重,现如今新补充的士兵在战力和精力意志力方面远没法与以前的部队相比。虽然日军部队也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