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卓英不由轻哦了一声,沉吟了一下之后,他不由说道:“听说74军有一位从小兵硬生生凭战功杀到团长位置的人,参战至今从无胜败,其在74军的名声甚至比主导‘万家岭大捷’的张灵甫还要响,不知道可是此人?”
参谋笑着应道:“钧座,应该就是此人了,王师座帐下可真是猛将如云啊,一个小小的团长便有如此本事,仅靠一个团便能挡住鬼子一个师团的进攻,难怪在上高外围,仅凭74军一支部队便能挡住鬼子的两路主攻部队。有如此强军,当真是国家之幸,百姓之幸啊!”
罗卓英也是难得的笑了笑道:“这一仗首功当记在74军头上,不仅仅是这个独立团,还有在官桥、泗溪一线仅凭一个师就挡住鬼子一个师团的57师,对于国家的有功将士,一定不能吝于赏赐,否则可是寒了全军将士之心啊!此战过后,我将会亲自为他们邀功,对于有功将士一定要详细记录,以便在战后论功行赏。”看着身旁的参谋立正答“是”,罗卓英也是点了点头后说道:“立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等了这么久了,也该收网了。”
23日下午,刚刚撤回伍桥休息了二三个时辰的独立团接到了军部的紧急命令,军长王耀武急调他们南下增援上高一线。接到命令的石头,也是不敢有丝毫的迟疑,立即召集众军官商议接下来的行军安排,左翼战场的仗,对于整个战局来说,不过就是前期的战斗准备和预热。虽然这次面对的敌军同样是一个师团,但与中路的34师团相比,重要性方面还是有些不同的,上高那里的战斗才是真正的决战。
“团座,军座那边的命令会不会太急了一些?我们自从赶到伍桥之后,便一直在打仗,连续二三天的时间了,弟兄们连眼睛都没时间闭一下,尤其骑兵营的弟兄,连续打了二场突袭战,昨天晚上的那场仗更是在鬼子的地盘里面,精神上的压力相当之大,如果匆匆赶到上高参战的话,恐怕不仅作战效果一般,到时候弟兄们的损失也会很大。”武子淮首先说道。
一旁的高大锤也是说道:“参谋长说的不错,我们团如今连续作战,疲惫不堪,这种状态下加入上高战场,能起到的作用实在有限。最好是在这里休整半天,等到明天一早再起程出发,有了这段时间的缓冲,弟兄们的精力尽复,赶到战场之后起到的作用也会更加的有效。”
刘文锋也是点了点头,显然颇为认同他们的意见,部队连续的作战,现在又要长途行军,到达战场之后,面对着比先前敌军更加强悍的部队,到时候能拿出什么样的表现?弟兄们还能像先前那样势如破竹吗?这一点正是他们所担心的。
团附林秀峰则是摇头说道:“诸位,军座急电我们赶去增援,显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上高一线这段时间来只有我们74军一支部队在抵御日军的进攻。除了中路的日军34师团之外,锦江南岸还有敌寇独立混成20旅团四个大队的兵力,这几天打下来,恐怕情况非常不乐观,友军部队还能不能撑到我们明天下午赶到战场?还有一点,就是时间上的问题。假如我们此刻出发,抵达战场的时间将在夜里。届时,漆黑一片的情况下,将非常有利于我军发动攻击,而如果是明天下午赶到的话,恐怕还没有抵达战场,鬼子就侦察到了消息,到时候跟鬼子交战,可就是硬碰硬的血战了。这种情况反而不利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