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里面了。

75mm口径的炮弹,其实国军之中还是有的,但受限于国内军工生产能力的低下,不管是炮身也好、炮弹也罢,基本上都依赖于进口,如此一来,在东南沿海一带完全被日军控制的情况下,炮弹的来源几乎被掐断了,像51师这样的部队,自然是得不到炮弹的批量补给,就那么几发炮弹,能够干什么用?

林秀峰和武子淮自然是毫不客气的将这些东西拉了回来,包括一些反步兵雷、反坦克*、掷弹筒等等,大部分都是从鬼子那里缴获来的,东西很杂,而且不成建制。对于这些东西,李天霞哪来的心思去弄?他忙着玩女人都来不及,根本顾不上这些。这些废弃不用的东西,能抵价换来粮食,他更是求之不得,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不过,即便如此,51师在粮食方面的空缺依旧很大,最后只能跟独立团赊借一部分,以后再偿还。

听着他们的汇报,石头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这样一来粮食的储备量大大的减少了,但就像陈参谋长说的那样,51师作为他们的老部队,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袍泽兄弟饿肚子吧,尤其是在他曾经的顶头上司周志道都出面了的情况下,吃点亏就吃点亏了。

听完这会之后,石头将心思放到了当前的战局上,鬼子现在已经占据了奉新、祥符观一线,正朝高安一线挺进,从眼下的形势来看,恐怕大仗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是他们离开51师编制之后的第一战,也是他们扩编之后的首战,部队的人数增加了,条件变好了,至于战斗力有没有得到提升,就要看接下来的战斗有什么样的表现了。

3月16日,军部参谋长陈瑜亲自赶到宜丰督战,当他看到各处一片忙碌的景象,随处可见兴奋积极的将士和百姓后,他也是不由松了一口气,宜丰的民心士气可用,独立团的将士们可用。

不过,面对着石头等人的请战,他也只能是摇了摇头,按照上峰的命令,各部将进驻第二道防线与日军决战,作为中路的主力部队,74军自然要承担极重的防守任务,军座的初步安排是,由51师驻防锦江南岸的独城一线,57师驻防官桥镇、泗溪镇,依托着泗溪迎战南下的日军,至于58师,则驻防石头街一带,紧守锦江,两方策应51师和57师的防线,在出现变故的时候,及时的予以增援。

至于独立团,则仍旧驻防宜丰,等战场态势明确之后,再根据命令确定攻击的方向。

这种安排对于军部的各位长官们来说,是一种很明显的防守反击之策,对于独立团的安排,各位长官们也是有过商量,作为整个74军的战略预备队,作为全军最精锐的部队,自然要在战斗最激烈和最重要的关口上投入到战斗之中给日军以致命一击。只是,听到消息的独立团众人却是一个个摇头叹息着,显然对于这样的情况颇不满意。这也难怪,往常一旦有战斗,每次都是他们冲锋在最前面,这次却只能在后面干看着,这种落差,自然一时间接受不了。不过,上官已经发话了,他们又哪里有权利改变,只能被动的接受着这样的事实,也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体会到独立团的概念,跟以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安排完独立团,又安抚了一下石头等人的情绪,陈参谋长急急的返回万载去了,大战已经开始,他是没有时间在这里多呆的。整编之后的三个师即将迎来敌军的进攻,有可能的话,他还要到前线去指挥战斗。一打起仗来,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显得不够用。

3月17日,日军越过大城之后继续往上高方向逼近,日军前锋部队与51师、57师等正面接战。尤其是锦江南岸出现的敌军部队,让整个战场的态势渐渐清楚了起来。这部分从河口过江的日军沿松湖、湖塘一线横扫锦江南岸的大片区域,还好王耀武有先见之明,将51师布置在独城一线御敌,否则任由日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