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157旅团在接到内黄失守的消息之后,奉命将原本派往高安增援的一个大队调往姚家巷一战阻敌,但刚一与57接触,便被余程万指挥的突击团打的大败。原来,余程万早就料定这么短的距离茶子山一线的敌军必来增援,于是早就分出一个营包抄绕向了姚家巷的侧翼,两边夹攻之下,日军仓促赶到立足未稳,结果只是一个照面便被打的心惊胆颤一哄而散了。
而攻占姚家巷之后,余程万便放弃了继续前进,转而稳固防守起来,一挺挺机枪并排架设于阵地最前沿,一个个枪法精准的老兵被调到了最前线。结果,日军就像是跟他商量好了一般,一头撞进了他们的火力网,这些急于收复失去的日军先锋部队在十几挺轻重机枪的疯狂扫射下,连惨叫都没有来得及发出便被射杀一净。
这种猛烈而血腥的杀戮惊醒了日军,他们徒然间意识到这次碰到了*烦,如今不仅高安失守在即,茶子山能否守住也实在难说了,敌军的强悍实在出乎他们的预料,敌军强悍的战力似乎还在他们之上,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让他们实在难以置信。
但现实就是现实,不相信都不行,尤其是几处防线的接连丢失,更是让他们不得不承认这种现状。
福井浩太郎在接到姚家巷一线的战报之后,当即气得拔枪便要将擅自撤回来的大队长给毙了,如今敌军就在他们二三里外的地方,这么近的距离,敌人随时都有可能杀上山来,先前他之所以要扼守内黄一带,为的便是在茶子山外建立一道外围防线,以保持这里的战斗纵深,如今内黄失守,高安失陷在即,光靠一个茶子山,哪里能挡住敌军的进攻?茶子山一丢,敌军直扑祥符观,以149联队的一半兵力能挡住敌军如此犀利的进攻?
防线体系原本就是一环接一环,一环套一环,一环被破之后,还有下一环可以阻挡敌军的攻势,但如果直接被破掉两环,那整个体系就崩溃了,只能各自为战。想到这里,津田辰参毫不迟疑将联队的预备队投入到了进攻之中,趁着高安还没有失守之际,假如能够重建内黄防线与茶子山形成犄角之势,那就可以在茶子山坚持足够多的时间,有这段时间的支撑,相信师团的援兵应该能够赶到祥符观了,到时候他们再撤到后面一道防线的话,便足以抵挡敌军的推进。
他的想法固然是十分的美好,但现实却是非常的残酷,假如不能拿回内黄的话,这一仗接下来就根本没法打下去了。
福井浩太郎一边将自己的想法向旅团长工藤义雄作了汇报,一边下令朝姚家巷一带继续增兵,只有抢在高安完全失守之前,他们还有机会调整,一旦高安失守,那时候除了退守之外就再无他法了。
姚家巷离茶子山实在是太近了,二三里的距离几乎就是眨眼就到,随着他们的增兵,战斗也是越发的激烈和残酷起来。姚家巷与内黄不同,作为茶子山侧翼要地,自从日军在茶子山一带站稳脚根之后便在内黄一带建立防御工事,虽然先前的鹿儿岛联队(第136旅团第123联队)曾在这里遭受大败,但那是一场突袭战,阵地基本上完好的保存了下来。自国军撤离之后,又重新被日军所占据,考虑到这里通往奉新一带的连接要点,即便此刻已经不是主阵地,但对整个战场还是起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日军占据之后又做了加固,整个内黄都牢不可破。
姚家巷则不一样了,这里距离茶子山太近,根本没有设置阵地的必要,所以基本上无险可守,余程万杀到这里之后便迅速指挥部队构筑工事,然而,他们虽然如同一柄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