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无力的躺倒了下来,冰冷起伏的台阶,却是让他感觉到无比的舒适,不知不觉中,一滴眼珠冲出了眼眶从他的眼角滑落,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一向冷酷狠辣,似乎天生就是为战争而生的石头,才会让人感觉到,他其实只是一个刚刚二十左右的年轻人。

此时距离万家岭血战已经过去了将近二个月了,这里距离德安也有五六百里的距离,远远离开了那片战场,石头的心不仅没有因为战争的停歇而放松下来,反倒是越发的空虚和孤寂,似乎他真的是为战争而生,离开了战场,各种不适便纷纷涌来,让他几乎窒息。

万家岭的仗,随着他们在张古山的扎稳脚根而让天天渐渐朝国军方向倾斜了,失去了地利的优势,失去了制高点的火力压制,日军的战斗力急剧减少,更因为两军的队伍犬牙交错在一起,让日军的空中轰炸失去了明显的目标。

张古山的失守,彻底断送了日军的生路,整体防御工事因此而被打垮,如果不是第四军的前卫部队在黑暗之中错失了发现日军师团指挥部的机会,恐怕松浦淳六郎等人在那天晚上便已经被一网打尽了。不过,侥幸捡回一条性命的松浦淳六郎便没有逃脱接下来的厄运,万家岭那连绵起伏的山脉,成了日军的噩梦。

在153旅反攻张古山并一举拿下的第二天,日军组织起了最后的一波攻势对着长岭和张古山的腹背地区展开了进攻,虽然日军选择的攻击路线大大出乎了国军指挥官们的预料,但锐气已失的日军在面对士气高涨的国军部队时,实在显得有些疲软。二百多人的日军居然被一个排的警戒部队堵在了峡谷之中,迟迟没有突破,结果显然易见,回过神来的第四军和第七十四军各部派出了增援部队,全歼了这股日军,彻底拧灭了日军最后的一丝希望。

箭炉苏、田步苏、雷鸣鼓等关键阵地的不断攻克,将一队队日军分割包围,一场接一场的血战,将日军的部队一点点的吞噬,经过5天5夜的血战,日军第106师团几乎被全歼在万家岭一带的山区,如果不是日军的飞机不断的投送弹药和补给甚至是直接从各师团抽调军官空投支援的话,恐怕这个师团将会成为开战以来,第一个被成建制全歼的日军师团。

当然,日军第一次用飞机空投军官支援的举动,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国军各部组织的奋勇队往往不等这些日军落地便组织起了猛烈的冲锋,日军军官不是落水溺亡便是被击毙,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并不多。

10月15日左右,日军的援军终于趁着国军各部围歼106师团的机会打通了瑞武路一线的防线,赶到了甘木关一线,此时,带领将近一万五千人马进入万家岭地区的松浦淳六郎,最终只不过千余人仓皇撤离,多达万余多日军被击毙在混战之中,其损失之惨重实为罕见。

这一仗,302团从战斗开始一直到撤回德安以西防线,整整22天,原本接近满编的步兵团,战后剩余的兵力不过一千五六百人,伤亡达到半数。当然,相比只剩下一个连左右的305团和只剩几百人的306团,石头指挥的302团在如此长时间的战斗中,依旧保持着足够的战斗力,并且顺利的完成了各项作战任务,其善于用兵,进退有度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对于74军来说,这一仗是痛与喜悦并存的战斗,原本将近1万9千人的74军,从万家岭撤下来后,只剩下不到一万人左右,其伤亡之惨重,颇为惊人,尤其是58师在长岭的血战和51师在张古山的两场硬仗,充分展现了74军超强的战斗力。

可以说万家岭的战斗,没有74军的顽强奋战,就不会有如此辉煌的战果。这一战过后,74军被公认为最能打硬仗的部队,其在没有地利,没有优势下的攻坚战能力,在这一战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而这一战之后,74军也是脱离了第9-->>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