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么一点人马,在听到前线溃败的消失后,将会转眼消散,却没想到让他看到了如此振奋人心的一幕,这个少校尽然在这种关头还敢留下来跟鬼子拼命,不说其他,就是这种敢于拼命的作风,就足以赢得他的尊重。
这个浑身鲜血的士兵当即点头说道:“长官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郑浦生也是毫不客气的说道:“你立即带路返回白鹤港,告诉174旅的弟兄,朝我们这个方向撤退,把鬼子引到这里来,吴旅长和众兄弟的血债,我们就在这里跟鬼子做个了结。”
“唰”听到这句话,这个“血人”当即对着郑浦生敬了一礼,郑生说道:“长官放心,我这就回去转告朱副旅长。”
看着这个士兵离开,郑浦生也是偏过头说道:“石头,你带着三连的弟兄立即过河,准备接应174旅的弟兄,拖延一下鬼子的速度。”
石头想到前几天观察过的地形,村子东北面就是长长的旷野,的确会给撤退的人带来极大的不便,便是说道:“营长,村子过去是大片的荒地,根本无险可守,鬼子要是冲过来,来不及过河的友军弟兄伤亡会很大,不如将战场摆到二三华里以外的一片树林里,有树林做依托,鬼子的兵力展不开,足够拖延住他们的脚步!”
郑浦生本想问拖住了鬼子以后怎么脱身的问题,但想到174旅撤回来的部队,必定伤员众多,这样的对比下,也只能让他忍痛让石头他们去冒一下险,拉石头拉到一旁,郑浦生显得颇为沉重的叮嘱道:“对面的地形你比较熟悉,仗怎么打,你自己想办法,实在不行,千万不要硬撑,三连可就只剩你们这么点弟兄了,一定要给咱们三连留点根。”
石头点头说道:“营长放心,我跟刘文锋曾在那里伏击过鬼子的斥候,地形上面我熟,鬼子只要敢来,保证他们讨不到丁点好处。”
郑浦生想着石头带着三连刚刚的举动,看到他仅带着十几个人就敢去对岸应敌,心中不由感慨无比,其实他也是没有办法,眼下二连的人虽然被稳住了,但谁知道他们离开了这片阵地后,是不是会一轰而散?只有石头带着的三连弟兄是他最放心的,可要命的是,出于这样那样的考虑,在小柳河的仗后,三连的人手就一直没有补充过,仅靠这点人,真能拖住鬼子吗?
重重的抓住石头的胳膊,郑浦生咬了咬牙道:“石头,打完这仗,我首先就把你们三连的人数给补起来,去他妈的刘参谋长,去他妈的旅长的面子,国家都要亡了,这些狗屁长官们尽然还有心思搞这些玩意,仗打到这种地步,都是这些祸国殃民的家伙干的好事。”
石头现在远不像先前那样听到长官们之间的争斗便有一种头大的感觉,两个月的时间,他以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成长着,听到营长的话后,石头只是认真说道:“营长,只要是打鬼子,哪怕让我一个人去,我也绝不说二话。”
说完这话,石头便是冲着老孟他们招了招手,三连的十几个弟兄根本没有丝毫的迟疑和犹豫,便是紧随着石头的脚步过河,一路冲向远处。
看着老孟、柱子等有限几人的熟悉背影,看着一马先前的石头,郑浦生便是心中一苦,仗打到这种关键时候,他却只能依靠一个失去了记忆几乎是白痴一样的人,这究竟是他的悲哀,还是其他所有人的悲哀?
不说郑浦生在河西岸的感慨,却说石头带着三连一路狂奔,二三华里的路程,不过就是一柱香的时间便赶到了他们的目的地,看着眼前的树林,看着四周的荒野,三连众人的脸上,没有丝毫因为人数稀少而应有的胆怯,反倒是一个个战意盎然,陈大斧扛着机枪走进树林,还满意的说道:“他娘的,终于不用一天到晚撤退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