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因此在中原少有人提及。由于燕国时常受到更北方的胡人侵略。全靠齐国撑腰才能立足。因此一向附庸于齐。此次齐国有意争夺天下霸主。这个小兄弟自然要赶来为大哥摇旗呐喊。
田乞坐在车中捻须微笑道:“放眼当今天下。能与我齐国一较高下的。实在半个也无。南方诸侯。或许对我齐国争霸心不甘情不愿。但是要找个能与我齐国抗衡的力量却很难。楚国疆域广大。为列国之冠。但是近几十年来楚国内部就不曾安生过。再加上如今楚王尚是一稚龄孩童。更无称霸的希望。
至于秦国。在诸侯之中虽也算得强大。却还比不上楚国的国力。而且秦国远居西陲。野蛮之风较楚国更甚。未受周礼教化地蛮族。如何能成为我宗周天下的方伯(诸侯之长)?”
姬春笑道:“田大夫说的是。不过……寡人虽在北方。也听说东海庆忌。勇武不可挡。如今俨然已有东南霸主之势。楚王年幼。秦伯素不受中原诸侯重视。若是他们自知争霸无望。齐心协力吹捧庆忌。恐怕……南方诸侯是一定纷纷响应的。”
田乞冷冷一笑。傲然道:“吴国一向贫瘠。国力难以支撑吴国连番大战。自庆忌讨伐阖闾以来。再到如今吞灭越国。宗主东夷。西占楚地。虽说均取得了胜利。但是哪一件事不要用兵、不要花钱?以吴国国力。早该支撑不住了。今日吴师赶到。老夫暗中看过。军卒确是十分寒酸。吴人虽有自晦之意。其实未尝不是事实。他们地家底已经快要掏空了。还拿什么争霸天下?
听说楚国屡次三番向吴国索要阖闾掠走地财物。吴国一味推脱。对外只说被夫差一把火烧掉了。我看……吴人必是匿下了楚人的财富。用作连番大战地军费。嘿!这其中的关节楚人未必便想不到。只是他们既不想与吴国再启战端。这个哑巴亏不吃也不成。不过这样一来。楚人对吴人未尝便没有芥蒂。
这次吴国帮助楚国锄除了令尹费无忌。又趁机从楚国手中割去了潜山以东的领土。楚人心中更是大大的不舒服……”
姬春道:“话是这么说。可是涉及到谁主天下的问题。就怕楚人自知无力争夺天下霸主之位。最终仍是要转而支持吴国地。”
田乞一笑。老谋深算地道:“吴人这般寒酸地赶来赴会。已是向天下表明没有争霸之意了。再说。楚王年幼。还是一个半大孩子。不像大人那样精于算计。好对付地很。”
姬春道:“听说。楚国现在由子西秉政。太后监国。楚王尚未亲政。未必便能作得了主。”
田乞哂然一笑道:“妇人嘛。懂些甚么?那孟嬴在女子之中也算是个人物了。能趁费无忌领兵在外。果断兵变。夺回王权。又能不惜割让潜山领土。以换取吴人帮助。割去心头毒瘤。当机立断。堪称巾帼。
可是。妇人终究见识短浅。她若真有大智慧。便该独断专行。尽揽楚国大权。直到楚王长大**前根本不该让一个孩童插手国事。可她爱子心切。总希望她的儿子早成大器才好。如此重要地诸侯议盟。偏要打发了她的儿子来抛头露面。想着能让儿子在诸侯面前展露头角。这便是她大大地失算了。
想必楚王出行之前。楚太后孟嬴就已千叮咛、万嘱咐。该如何做、该如何说。全都一股脑的教给了楚王。嘿嘿!可是小孩子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他讨厌的。不会藏在心里;他喜欢的。一定会表现出来。而且性情冲动。不计后果。
吴人从楚人那里占了这么多好处。小楚王必然深恨庆忌。老夫与燕侯同去拜访。给足这小家伙的面子。再许给他些好处。你说他会站在谁的一边呢?哈哈。不瞒你说。今日楚鲁两国争道。老夫已经卖了楚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