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顺风下意识地点头,他感觉脑子里似乎有一点想法,但又不十分明白。
胡斜子看他的样子,再没说什么,站起来就走进了窑里。一会儿之后,又走了出来,手里拿了一封信给他。
“你自己先想办法筹这笔钱,如果筹不到,就拿姥爷的信去找这个人,一定能借到……但你的学费具体怎么解决,姥爷感觉我娃一定会有办法,你自己思量着办吧。姥爷对现在的世事也不了解,只知道,这大学和过去考状元一样,考上了那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可如果这点事都解决不了的话,那这状元有什么用呢?”
康顺风站起来,点了点头,从胡斜子手里接过了信,他给老人重重地鞠了个躬,就离开了崖上寨。
下到沟底的小路上,康顺风没有像往常一样,走着拧腰摆胯往回赶,而是下意识地背了手,一步步地往回走,虽然仍然不知道学费该怎么解决,但他心里好像有了主心骨一样,不那么慌了。他知道自己肯定不会牺牲妹妹的,也该让父母宽宽心了,他知道自己肯定有办法解决自己的学费的。这个学他一定会上!
离唐家塬有个十几里地,有个较大的村子,叫南窑头。
南窑头只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这里的土适合烧砖。这个地方过去就是烧砖下苦人聚集起来而形成的自然村,在过去,这里是最穷的村子,还没有康家塬富裕,但自从改革开放后,渐渐地后来居上,成为当地比较富裕的村子。
康顺娣就嫁给在这个村子的张胜利了。
张胜利家弟兄四个,他排行老三。张胜利的父亲一辈子在窑场烧砖,是个本本分分的老实人,但这个老实人能吃能睡,有一副好身板。张家四兄弟都随了自己的父亲,个个长得膀大腰圆,但性格却没有随父亲的老实,而是随了生性泼辣的母亲。
在过去,张家本来在村子里不起眼,张父的老实甚至还让家里在村上受了不少闲气,但随着张氏四兄弟的渐渐长大,渐渐地张家在村子里就厉害起来。
特别是张家老大张明利,跟一个走江湖卖把式的出去浪荡了几年,似乎学了些功夫,反正回来后等闲人三四个都不怯火,而且打架眼黑手硬敢下茬,渐渐的打出了名气。然后老二也跟着老大,兄弟俩就成了远近都有名的大混混。张胜利和弟弟张平利是在两个哥哥的羽翼下长大的,平常人都知道他俩哥哥厉害,也没有敢惹他们。
张胜利比康顺娣大四岁,俩人高中在一个学校里上学,不过张胜利比她高两级罢了。康顺娣不是漂亮的让人惊艳的那种女孩,但胜在耐看,属于越看越喜欢的那种。在学校时,张胜利就注意到康顺娣,不过他属于那种上房揭瓦的瞎学生,而康顺娣则是老师同学们都喜欢的乖学生。而且,他退学时,她还正在上高一,本来他以为他们一辈子都不可能有交集了,但突然间有一天,他听他在学校里混的小弟说,她不再上学了。张胜利一打听,才知道她家里出事了,而且为了给她父亲看病,她急着嫁人。
然而在农村,特别是这个比较贫穷的地方,拖着个填钱窟窿一样的父亲,那家人会要她。而且她开出来的彩礼也太高了,虽然对她动心的年轻人是不少,但大都过不了父母那一关。张胜利听到消息后,给父母和大哥下了跪,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