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彰德,就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原城市安阳。
公元前十四世纪左右,殷商王盘庚将都城从山东曲阜迁至安阳,周武王姬发率诸侯之师灭殷后将安阳改称东阳,经历战国、北周、隋唐五代变迁之后,宋太祖下诏将东阳改名为彰德,下辖八郡五县,这里处于中原腹地,位置关键、土地丰饶、气候宜人、民风淳朴,朱棣将赵睢封藩在赵地,足见对他的偏私爱护之心。
彰德城门高大恢宏,气势并不亚于北京和金陵城门,我从马车内偷偷探头观望,彰德各州府官员早已等候在城门外,他们见赵睢的车驾近前,顿时齐刷刷跪了一地,恭恭敬敬向赵睢叩首,齐声称道:“臣等恭迎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恭祝王妃万福金安!”
我们来到彰德后,所有人都必须对他改换称呼,不能再唤他“赵王殿下”,按照皇家礼制,包括我在内,都应该恭敬尊称他一声“王爷”。
正当六月暑热的天气,午时的阳光强烈刺眼,这些明朝官员大多穿着绯色、紫色的锦缎所制官服,那些布料和颜色都不利于散热,他们态度谦恭跪迎赵睢,虽然一个个热得汗流浃背,仍不敢有丝毫松懈或怠慢。
赵睢看见这种情形,向张栋颔首示意。
张栋随即大声宣道:“王爷有令,请州府大人们各自回官邸办差,所有礼节一概免去,若有公事先呈递拜帖至王府,王爷会一一赐见!”
那些官员们见赵睢免了朝廷礼制中的诸如三拜九叩迎接、拜贺、赐宴等等繁文缛节,纷纷叩首谢恩道:“臣等叩谢王爷恩典!”他们随后纷纷向两旁闪开一条大道,静候赵睢经过。
不料,突然有一名官员越众而前,双手奉递上一封公文,沉声跪禀道:“微臣邯郸郡守徐莫言有紧急公务一件,因事关数条人命,不能再拖延,恳请王爷即刻开恩赐见!”
我定神看了看那人,只觉他的身形十分眼熟,不禁微微一惊,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来是在哪里见过他。
赵睢身边的侍卫早已怒斥道:“王爷刚刚降下的意旨,你没有听见吗?还不速速退下!”
赵睢轻轻挥手示意,张栋立刻飞跑向前,将那官员手中的公文接过,向那名官员道:“这件事王爷一定会彻查清楚,请徐大人不要远离彰德,随时在驿馆听候消息。”
那名官员拜谢不迭,向人群中躲闪,我隔着车窗竹帘紧盯着他的反应,当他的身影融合在一片绯色衣袍之中时,我看见他微微抬眸,迅疾无比地向我和赵睢投来一眼。
这个异常的小动作更加让我心生疑窦,我脑海中灵光乍现,去年正月初四白凌澈在无瑕谷内举行诗会时,那些年轻文士中就有一个与这名官员身形极为类似之人,心中暗想道:“白莲教中香主以上头目原本擅长易容之术,难道那官员是他们所扮?难道他们聚会之地不在洛阳,而在彰德?他若是有心而来,必定会针对赵睢,我不能不提醒赵睢多加防范。”
一群侍卫官员簇拥着赵睢的车驾城门,来到南街一座府邸前。
我透过稀疏的马车竹帘,隐约看见一片连绵不绝的宽大宅院,几乎占据了半条大街,似乎刚刚修建不久,一带朱漆粉墙和金色琉璃瓦尽显皇家气派,隐约可见围墙之内殿阁飞檐重重叠叠、雕梁画栋,大红色的六扇大门正对着六根粗大浑圆的朱漆廊柱,宫门牌匾上悬挂着“赵王宫”三个金灿灿的大字,旁边还有一行小金字:“永乐二十一年庚已赐赵王”。
赵睢在众人齐声恭迎拜贺声中,携着我的手迈步走进三重绘彩的朱漆宫门,他紫眸凝视前方,暗地悄悄抚触了一下我的掌心,带着几分开心之意说:“小香草儿,我们到家了。”
我随着赵睢一步步走进赵王宫,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后惊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