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的家人,让他们立刻离开京城,走得越远越好。”

他身边的人换成了这名叫陈栋的新进内侍,却不见黄俨的踪影,我顿时心生疑惑,走到他身前问道:“黄公公他们怎么了?”

陈栋不敢不回答,低头轻声道:“皇上查明江保公公和黄俨公公确有不轨图谋,午时下旨就将他们处以斩首之刑,后来贤妃娘娘求情,皇上降旨说虽然此事与赵王殿下无关,但是不能再留他们在殿下身边,将他们改为流放凉州戊守边疆去了。”

他说完之后向我们行礼告退,我见赵睢剑眉微簇,担心他会因此自责,拉着他的手说:“这件事分明是别人陷害你,黄公公他们不会怪你的。”

赵睢微微叹息,轻轻将我拥入怀中,说道:“小香草儿,他们就是为了保护我才承担了所有罪责,他们是为了我......从我五岁开始,他们就一直陪在我身边,除了父皇和二位母妃,他们就是我在紫禁城中最亲近的人了!”

我伏在他胸前,体会到他话中的留恋不舍和心痛难过,柔声安慰他说:“他们如果没有将你当作最亲近的人,怎么肯为了你做这样的牺牲?只要你过得开心,他们身在凉州也会开心的。”

赵睢将下颌搁置在我头顶,搂紧我的腰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母妃一直都希望我早日离开这里,甚至希望我不要做父皇的儿子,我时常在想,假如父皇只是一介平民,或许我们家的情形不会是现在这样......”

赵睢“阴谋夺嫡”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江保与黄俨二人力辨此事与赵睢并无关联,主动承担了所有的罪责,加上皇太子、皇太孙极力为赵睢澄清,这件事渐渐平息下来,并没有对赵睢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赵睢经历这场风波之后,更加全神贯注于照顾朱棣的病情,安心等候着朱棣颁下旨意带我离开北京,虽然他不希望我知道这些宫廷争斗的内幕,不肯将事情经过告诉我,但是我隐约能够猜测到几分。

永乐二十一年春天,紫禁城内并不平静,两名锦衣卫指挥使因谋害赵睢被查处、朱棣设立“东厂”监督“锦衣卫”、云南沐斌与白莲教携手叛乱、朱棣突然病倒、赵睢卷入夺嫡是非,每一件都足以引起朝廷动荡。

所谓“赵王谋夺嫡位”其实只是江保与黄俨一帮内侍的密谋,他们想将赵睢推上皇太子宝座,或许暗中安排计划过一些事情,不料走漏风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正好借机栽赃诬陷他们企图“毒杀皇帝、矫诏即位”,朱棣心中其实非常清楚,这件事纯属子虚乌有,赵睢手握改立太子的朱棣亲笔密诏,根本没有必要这么做。那些人设计陷害赵睢,当然是为了得到属于他们的利益,如果赵睢被取消候选太子的资格,那就意味着其他的人有更牢固的地位和更多的机会,这些人并不是外人,正是赵睢的亲哥哥、朱棣的亲生儿孙们。

宫闱生变、自相残杀,想必是每一位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朱棣是一个雄韬伟略的皇帝,他经历这一次失败的“宫廷政变”风波之后,一定会更加清楚赵睢的性格和思想,不会再逼迫他继承自己的皇位。只是,他为什么要瞒着贤妃给赵睢密诏呢?难道贤妃并不赞成他立赵睢为皇太子?

我想起太子妃张如容的苦心筹谋,张妃力求让自己娘家的亲戚成为一代又一代的大明皇后不知花费了多少心力,我不禁更加佩服贤妃的智慧和容量,赵睢会愿意放弃皇位,必定源于贤妃从小给予他的影响。贤妃给赵睢所选择的路,虽然不是人生富贵荣华的极致,却是悠游自在、宁静安稳的。

我相信江保和黄俨的担心都是多余,精明的朱棣、聪明的贤妃,一定会在自己故去之前为他们最珍爱的儿子赵睢留下最可靠的保障,决不会让赵睢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想到这里,我突然对贤妃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