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小世子朱瞻圻神秘失踪,一定是白莲教所为,他们掳掠朱瞻圻,却将矛盾焦点引向蒙古瓦剌部落,正是为了进一步激怒朱棣调动大军远征蒙古,汉王一旦率领护卫军出征,山东藩王府邸无人驻守,就是山东起事的绝好机会。
爷爷曾经给我讲过唐太宗将大唐子民比喻为“水”的故事,他想必深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伪装为林三混迹村民之中,能够暗地纠集反对朝廷的民众力量,这些来自天下万民的反抗力量看似微弱,其实强大无比,即使一时能够被朝廷大军摧毁,只要执政者稍有疏忽,便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一般,随时都可以伺机而动、卷土重来。
汉王骄纵不法,山东民怨沸腾,林三借着赈灾之事举起义旗,山东所有对汉王不满的平民百姓当然会纷纷加入他们的队伍,白莲教这个神秘组织中的教众都是各地反抗明朝政府力量的核心人物,只要山东起事成功,他们会如法炮制,将大明江山搅得一塌糊涂。
按我脑海中的隐约印象,中国历史上的明朝并没有在永乐年间覆灭,还有许多代朱家皇子当皇帝,最后一位才是朱由检,那么,朱棣和赵睢父子一定不会输给农民起义军、输给白莲教。
我说:“大明王朝还有好几百年历史,中国以后的皇帝也没有一位姓白或者姓林,你的目的不可能达到,不如趁早解散白莲教,不要再和明廷作对了。”
他眸光向我转移过来,质疑道:“你怎会知道未来之事?难道你在唐家堡中曾经看过什么书?还是皇帝那名妖妃告诉你的?”
一阵异常的冰寒之气迎面袭来,我不禁下意识退后数步,说道:“皇上在紫禁城内只有一位贤妃,就是赵大哥的母亲。她长得很美又很温柔,你说谁是妖妃?难道是她吗?”
他没有回答我,一双黑眸幽幽看向奔流不止的崖顶瀑布,脸色瞬间变得有些暗淡,秀逸的双眉掠过一丝渺若云烟的痛楚之意,随后缓缓从衣袖内取出一块洁白如雪的丝帕,注目凝视端详,神情苍凉而悠远,仿佛在深深思念感怀着一个人。
突然之间,他的身体剧烈摇晃了一下,手捂胸口缓缓坐在溪水畔的山石上,手中丝帕不慎随风飘落,恰好落在我足旁。
我偷偷向丝帕看去,见是一幅绣像,上面绣着一名宫妆美人,身形高挑优美,一身素衣翩然而立,气质风华由内而生,五官虽然并不似贤妃唐蕊那么清纯柔美,却透出一种极为吸引人的优雅魅力,令人久久不忍移开目光,美人绣像旁边,隐约绣着一株莲花和一行小字:“质本无瑕,雪归尘土;宫阙深九重,恩义两相绝。吟雪遗赠爱子高燨。”
“吟雪”似乎是那画中女子的闺名,“高燨”这个名字乍看之下,与赵睢的本名“高燧”倒十分类似,如果不仔细看,几乎辨认不出有何区别,我不禁心生疑惑,那白衣女子打扮类似皇宫妃嫔,难道这位“爱子高燨”与赵睢有所关联?这幅绣像既然是那白衣女子临终“遗赠”之物,想必异常珍贵,又怎会落在白凌澈手中?
我本来不想理睬他,矛盾犹豫了好一阵后,终于将丝帕拾起,走近溪畔递给他,他的面容呈现黯沉的青灰色,数颗豆大的汗珠由他的鬓边直淌而下,整个人仿佛虚弱到极致,即使如此,他的神情姿态依然冷漠优雅,如同秋日临近枯萎的满塘荷叶,即使不再青翠茂盛,仍然不肯弯腰断折、令自己陷于淤泥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