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 第352章 红顶商人(2/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国等等,都是小农经济,在这些国家,政府要想从百姓手里买粮食,基本就是痴心妄想!

此前项庄一直没有想到这一点,也是基于这样的惯性思维。

但是事实上,楚国却是个例外,楚国从变法之初便大力奖励工商,经过十年的发展,楚国的工商业已经相当发达,不仅商品式样、种类、品质有了长足发展,而且随着大型手工业作坊的出现,商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在楚国,百姓自己种麻织布,远不如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自己种粮酿酒,也远不如直接购买酒坊的白酒便宜,而且味道纯正,其余诸如农具、纸张、书藉、餐具等,更是只能从市场上购买,可这些都需要货币,易货贸易已经消亡了。

所以,楚国百姓出卖多余口粮的意愿就要强烈得多,他们只有将多余的口粮变卖成为货币,才能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改善生活。

也就是说,楚国并不是没有粮食,只是分散在民间,而且老百姓也愿意卖粮。

不过,从百姓手中收购余粮,这是个庞大而且繁杂的工作,让郡、县、乡、亭等政府机构去干这事,效率低下不说,各级官员肯定还会趁机中饱私囊,这肯定是不行的,项庄脑子里一下就跳出了一个词——红顶商人!

跟政府机构的官员相比,商人更能吃苦,办事效率更高!

而且跟商人做生意财务明晰,免去了贪墨克扣的风险,商人提供多少粮食,朝廷支付多少金币,一分钱一分货,清楚明了。

华夏历史上,商人地位是极低的,直到满清末年才出现红顶商人。

所谓红顶商人,就是拥有官方背景的特殊商人,譬如大盛魁,清初康熙征准噶尔时,大盛魁的三个创始人被特许随军贸易,最后发展壮大并且垄断了对蒙贸易,又譬如胡雪岩,由于有左宗棠的鼎力支持,最后成了华夏国当时的首富!

这些红顶商人之所以能够发家,跟官方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不过反过来,这些红顶商人也给了官府极大的帮助。

譬如康熙征准噶尔,若不是诸多商号小贩随军贸易,恐怕连军粮供应都是个问题,准噶尔也未必能够打得下来,还有左宗棠,若不是胡雪岩四处借贷、鼎力支持,他根本不可能组建起洋枪队,也根本不可能有后来收复新疆的壮举。

如今的楚国,商业正逐渐兴盛,尤其是有功将士、阵亡将士的赏金、抚恤金发放后,江东四郡的商业更是出现了空前繁荣,商业的繁荣,随之而来的便是税收厘金的激增,所以说楚国的国库并不差钱,至少收购粮食的资金绝对不是问题。

按照现在的粮价,一石米一百钱,一金币就能买二十石!

如果将国库里的钱全部用来买粮,至少能够购买两亿石!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国库里的金币是绝对不能全部投放市场的。

就像后世华夏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你理论上可以印无限的钞票,可实际能够投放市场多少钞票又是另一回事,四万亿不是说投放就能投放的。

项庄给有功将士、阵亡将士一家伙发放近千万金币,这就相当于已经搞了一个四万亿的刺激计划,这势必会引发市场的通货膨胀,在这个时候,如果马上又往市场上再投放另外一个四万亿,那么整个市场,整个货币体系就肯定崩溃了。

但是,拿出十几二十万金,购买一两百万石粮食应该是可以的。

那么,让谁来当这个红项商人呢?项庄脑子里立刻浮起了一个窈窕的身影。

当下项庄对诸大臣说道:“行了,今天就先议到这里吧,你们都先回去吧。”

项他、武涉等人面面相觑,这才议了个开头就不议了?不过,并没有人质疑什么,当下众臣纷纷起身告辞而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