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可望一阵冷笑:“李定国,这还用问吗?你被大明抓住平安无事回来了,父皇为什么没回来?肯定是你背叛了大西,投降了大明前来诈城,死有余辜!”
李定国气得涨红了脸:“我冤枉!我李定国绝非贪生怕死之辈,也非卖主求荣之徒,怎么会背叛大西?父皇对我恩重如山,怎么会背叛父皇?我可以杀敌立功,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是刘文秀仗着胆子为李定国求情:“大哥,二哥绝不可能背叛父皇,背叛大西投靠大明的,此事须得慎重,如果错杀好人,岂不是亲痛仇快?”
但是孙可望把脸一绷,一副六亲不认的样子,不但没有给刘文秀面子,还扔下了一句话,谁在给李定国求情,以李定国的同党罪论处。
刘文秀不敢说话了。
原来在大西集团当中并非是铁板一块,张献忠的4个干儿子就分为两派,老大孙可望与老四艾能奇是一派,老二李定国与老三刘文秀是一派,平时孙可望就暗自嫉妒李定国,害怕李定国功劳比他大,官职比他高,影响到他的地位。
因此他拉帮结派,排除异己,除了艾能奇是他的死党之外,五军大将有四个都是孙可望的死党。
刘文秀赞成的是李定国,现在张献忠出世了,内部的矛盾就暴露出来了。
眼看李定国要掉脑袋,刘文秀带着人杀了行刑的刽子手,把李定国救下来,反出了大西上京,纠集了2万多人马占据了宜昌,从此大西军又分为两支。
高桂英和公子李岩得报之后,挑大指称赞他们的林大人技高一筹,这等于把大西的残余势力分化瓦解了,他们带着十万明军加紧进兵……
海城外明军的大营,林毅传旨释放了李定国之后,立即调兵遣将,准备攻打海城。
这时海城守将耿仲明要求与林毅城头对话,林毅也算给了他面子,兵临城下,没有攻城,在卫队及众将士的簇拥之下,林毅出现在南城外护城河畔。
但是此时城头上真正与林毅对话的并不是这位大清的怀顺王耿仲明,而是另一个大汉奸范文程。
“林大人,大清与大明多年的征战,胜负未分,民不聊生,我主心念苍生社稷和天下的黎民百姓,愿与大明谈双方休战罢兵之事。不知林大人意下如何?”
范文成此话一出,可把林毅手下的众兵将给气坏了。
什么?大清还敢提和谈之事?上一次你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挂着羊头卖狗肉,表面上和谈,实际上派出刺客,差点要了林大人的命,现在还有脸提这事?
因此一个个怒不可遏,恨不得现在立马就攻城,将这些满清鞑子和汉奸斩尽诛绝。
但是家有千口,主是一人,有林毅在这里,谁也不敢妄言,只敢暗气暗憋。
但是林毅一点也没生气,淡然一笑对城头上的范文程道:“和谈也可以,但是本监国已经拟定好的条款,这上面一个字都不能改动,只要多尔衮在上面签字用印,林某即刻退兵。”
林毅说完之后,取过弓箭,把与洪承畴谈判的那些条款,绑到了箭杆之上,开弓如满月,嗖的一声,这支箭破空而出,隔着护城河飞上了城头,啪的一声,正钉到范文程身后城门楼的木柱子上,吓的范文程脸色一皱。
有兵将过去把箭取下来,把箭上的信递给了范文程。
范文程打开这些条款看了看,满口应承:“好,这些条款本中堂全都答应了,请林大人给在下三日时间,到京师面呈摄政王,用印之后带回奉上。”
林毅没有想到范文程答应的挺爽快,遂点头道:“好,本监国就容你们三日,三日之后如果有变,本监国将炮轰海城,攻进盛京,杀你们个鸡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