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汉子见她如此,便以为自己猜测必中了,于是抱拳道:“姑娘与我派渊源深厚,不知可否愿意上山用茶?”
姜希夷道:“不必了,我这一路要往江南赴约,路上走得不急,剩下的时间也不算太多,还是赶路要紧。”
挑菜汉道:“既然如此,我就不阻拦姑娘赶路了,在下冲虚,还望来日有机会,能与姑娘论剑论武。”
姜希夷道:“若有缘,自然就有机会,我先行告辞了。”
姜希夷起身抱拳,转身回向天枢众人,道:“我们走罢。”
只见她足尖一点,飞身上马,将缰绳一勒,打马离去。
众人乘马而行,缓缓向东,行得两日,到得运河边上,一群人换马乘船,折而南行。
姜希夷见得长江之上,运河两岸市肆繁华,路人着装也越来越华贵,水气愈重,空气也越来越温柔,不用问船家就晓得,此处恐怕离江南不远了。
这一天将要到达杭州时,船上众人牵马下船,进了城内。
姜希夷上次到杭州时,此处还叫做临安,那时城内大半城为空,蒙古人因临安是汉人故都,深恐人心思旧,民恋故君,特驻重兵镇压,他们为了立威,在此处更比他处残暴,那时她所见之处多为断垣残瓦,满眼萧索,一座城市几若废墟,夜幕未落时,西湖湖畔,一片漆黑,竟无一个游人。
而如今,她终于见到了这繁华甲于天下的江南名城真正的样貌。
进得城去,一路上行人比肩,笙歌处处,刚到西湖之畔,只见得碧波如镜,垂杨拂水,景物之美,直如神仙境地,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见到这西湖之景,那天堂美誉确实是称得起。
姜希夷勒紧缰绳,绕着湖边缓缓行进,其时天清气朗,风光正好,湖边处处可见踏青放纸鸢的人,湖中画舫之上偶有琴声歌声传来,唱词娇俏轻软。待得众人到了一个所在时,人烟稀少,幽静无比,只见此处一边倚着小山,隔着外面湖水一条长堤,水边遍植柳树,上边铺着整齐石阶,众人踩着石阶向上行去。
转了几个弯后,到得一处,遍地都是梅树,老干横斜,枝叶茂密,旁人来此想到的恐怕是梅花盛开之日,香雪如海,引人向往,可姜希夷所想偏偏是她埋在太玄庄底下的那几坛冻折枯梅。
想及此处,她竟然有一些想回去了,而且更怪异的是,她居然觉得太玄庄已经可以被称之为家了,想来想去,只觉得,恐怕那是喝了瓶中水见到的景物所至。
他们还未行得几步,前面突然出现了一人,白面微须,左手拿着一只就被,脸上醺醺然大有醉意,右手一只笔,面前一方矮桌,上面铺着一张白纸,被他落下了几点墨。
姜希夷看了一眼天枢,天枢点了点头后,上前问道:“阁下可否知晓此处是何处?”
那人似乎没听见一般,动也不动,继续作画,天枢只得再问道:“敢问阁下,此处是何处。”
他依旧不答。
姜希夷上前一步见他笔下所画,为眼前风景,墨意淋漓,笔力雄健,落笔之时笔法森严,一笔笔看似笔法其实有如剑法,姜希夷问道:“你是剑客?”
这人斜着一双醉眼,向姜希夷端详一会,问道:“你能从我画中看出剑,眼光可实在是不得了!你是懂得画,还是懂得剑?”
这两句话问得甚是无礼,姜希夷却也不在意,她的目光移向了他手中一只晶莹剔透,透明无色的琉璃杯,其中酒有如珠细泡,酒气清凉中有甜味。
她并未回答那人问题,而是道:“你这玉露酒用琉璃杯喝的倒是风雅,可惜这个时节更当饮梨花白。”
那人一听,双眼睁得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