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这样一个没什么远见,一回来就要以嫁人雪前耻的空壳大将军,想必皇帝和某些老顽固们十分乐见其成。
采薇寻了套碎英暗纹的宝蓝色窄袖直裾伺候她穿上,依她的意思,头发粗粗拿根水头一般的翡翠簪子绾起,不作其他装饰,接着又怂恿她点了些口脂在唇上妆点气色,这才肯放她出门。
若不是要去给程氏昏定,卫子楠更习惯穿方便些的男装。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门,往程氏在的宜兰园去。路上可见府里的下人忙忙碌碌,行色匆匆,多在扫灰抹尘,一点角落也不放过,正为明日她大喜的日子做准备。
扫径迎客蓬门开,卫家嫁女,同喜。
夫人就是再不喜她,这点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赶明儿宾客来了,瞧着府里不够干净,丢的可不是她卫子楠的脸。
她负手徐徐走着,仿佛闲庭信步,又好似想最后再看一眼,这座留给她太多苦难的府邸。二十年,她从没有觉得这里是自己的家。
她在小香池驻足,晚风吹来,吹皱一池春水,还有她散在身后柔顺的发。
就在采薇以为她要停下来怀念时,卫子楠却又迈开了脚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径直取道宜兰园,再未停下来。采薇鼻头一酸,眼睛有些模糊,默默然跟着走。
她晓得主子心头的苦。主子的娘亲,在夫人手下受尽欺辱,那一天再也承受不住,抛下才八岁的主子,选择在冰冷的除夕,将自己葬送在这小香池。
犹记得那时她才刚来伺候主子不足一月,规矩什么都不懂,哪里能应付这等场面,主子哭得晕厥,她也只知傻傻地抱着肩膀摇,求主子快醒醒。
后来,她懂得怎么保护主子了,却不太用得上。因为主子很少再笑,再也没有小姑娘天真烂漫的劲儿了,更比她懂的怎么保护自己。
就比如混上战场去,外人都道是被悔婚之事给气的,她却晓得,是因为主子怕老爷和两个少爷一走,自己在夫人手下难逃一死,只得背水一战偷偷跟着车队去了边陲。
这路上少有人主动向卫子楠问安,大伙儿心头虽敬着这位将军,却有哪个敢找夫人的不愉快呢,能躲开便躲开,能装没看见便装没看见。
此时在宜兰园,程氏喝了口清茶,皱眉。少有皱纹的脸上,于眉间挤出一个“川”字,露出明显的不耐。
养尊处优许多年,少有妾室与她争锋,她也没什么好愁的,故而四十五六的年纪,瞧着才刚不惑,若非前两年两个儿子双双阵亡,夫君也去了,她还能年轻个十岁。
她望了眼西沉的金乌,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不悦:“臭丫头还跟我摆起谱来了,这都什么时辰了,还不来请安。”
在旁的李嬷嬷肥胖成球,瞧着倒是心宽体胖,出口的话却有几分刁钻:“夫人何必跟这小贱蹄子一般见识,她自小就是个没规矩的,跟她那不要脸的姨娘一般样。上次她还不是求着夫人把她姨娘的骨骸移葬到卫家陵园么,夫人只要不松这个口,她总是低一头的,还怕拿捏不了她么。一会儿她来了,训她几句她也不敢还口。”
程夫人点头,心里却是虚的。
那丫头目下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且不说皇帝的青睐,光是大将军、忠武侯这样的身份,足够给她撑腰了。大儿媳妇儿宋氏又是个心软的,看在她那六岁的儿子还指望那丫头传授卫家长刀刀法的面子上,也曾厚着脸皮帮腔。
也不知下次那丫头再提起,她还守不守得住口。若是明日婚事成了,那素来不守规矩的恒王,被怂恿着来插手卫家内务,她怕是也不敢再不松口。一想到恒王,她便是来气,恼得一巴掌拍在红木桌子上,震得茶碗叮叮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