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意外,这次考核后,只怕又要升官了。
余时远沉吟一声:“江家与敬王府是姻亲罢?”
余文殊道:“是,不过三姑娘的父母早就去世了。”
没有父母的姑娘,与家里的联系不会太过紧密,一旦嫁出去,那关系更是远了,此中纽带只在二老身上。
余时远目光深沉的看了一眼余文殊,好一会儿,淡淡道:“文殊,这是你自己的选择,祖父不会干涉你,只你父母那里,祖父也不会插手。”
意思是,他不会阻拦余文殊娶谁,可若是余拙,余二夫人不同意,他也同样不会加以劝导。
这就行了,余文殊来此的目的便是获得余时远首肯,那么后面,他就只有最后一道屏障了!
“谢谢祖父成全。”他站起来,弯腰行了一礼。
余时远见他笑容满溢,不由想起自己当年的年少轻狂,他问:“为何只看中江家三姑娘,可是有过人之处?”
“祖父将来必会知道。”余文殊卖一关子,又认真道,“娘子是要过一辈子的,自当要自己挑选。”
眼下有个入眼的,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要别人?万一娶个不合的,岂不是要悔青了肠子!
余时远哈哈笑了。
他这孙儿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什么都喜欢自己做决定。
想当初,他让余文殊背书,那时,余文殊尚且年幼,便就不肯他来指定,非得要自己选下一篇来背。
背完,还得按照自己的见解说与他听,才算完事。
就在那时候,余时远便认定了,这个小孙子必定会出人头地。
余文殊渐渐长大,果然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的见地,从不人云亦云,就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徐瑄,都称他智慧过人,收他为徒。
余时远老怀安慰。
虽然他年岁已老,多少年过去,消磨了壮志,可是,余家还要延续,国家仍需要繁荣昌盛,千秋万代。
这个时代始终都需要人才去推动的。
他留余文殊吃了顿晚饭。
天黑了,余文殊才回家。
其实,余二夫人现在也很头疼。
原先,那儿媳妇的人选甚多,只是,余家经历了此次沉浮,让她更加看清了众人的真面目。
那些踩高捧低的人家自是不能结亲的,那么,剩下的还合适的,便不太多,再除去那些她看不上的姑娘,更是少了。
“可惜了那江二姑娘,若是早些时间定下来,那都是江家的儿媳了。”余二夫人很是后悔,其实当初她还真的看上江念梅的,只是晚一些,就出了那事,等到余文殊从长沙回来,江念梅却成了敬王妃。
余大夫人听着道:“那待如何?”
她这人少言寡语,余二夫人早就习惯,想了一想道:“要不,就那秦三姑娘?”
余大夫人皱眉。
秦三姑娘便是那容色实在很普通的。
余文君听了也摇头:“怎的要她呢,那绝对不行,哥哥如何能娶这样的,两个人一点都不般配!”
余二夫人想想也是,可不能这么将就。
正当说着,外头妈妈敲门进来,递来一张请帖。
余二夫人看了看,脸上闪过一丝狐疑,竟是蕲国公夫人送来的帖子。
这蕲国公府可是京中头等的皇亲国戚之家,只因现任蕲国公的妹妹便是皇帝的亲生母亲,皇帝一登帝位,便封了他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