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香销罗幌堪魂断,唯闻蟋蟀吟相伴。每岁送寒衣,到头归不归?
千行欹枕泪,恨别添憔悴,罗带旧同心,不曾看至今。
“我今晚可真是掉进了女人的心里世界!这又是一首思妇词。从其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所怀念的不是一般的游子,而是从征的战士,从征人的亲人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据我所知,唐代由于战争多,战期长,产生了大量的以战争、征人为题材的边塞诗,无独有偶,和边塞诗相对应的一面就是写思妇的作品也不少。但这首《菩萨蛮》是否出自女性之手还很难说,而就词来说,写得朴实自然,不假雕饰,而情深透骨,感人至深。这和晚唐的文人词比较起来,风味是迥乎不同。我再看下一首《菩萨蛮》的风味又当如何?”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民间爱情词,其语浅情深,似拙而巧,不愧为一首好词。下面这首《菩萨蛮》好生熟悉!哦!原来是叶丽丝郡主在鸣沙山畔所唱的那首‘敦煌古往出神将’,不看也罢。下面这首是什么呢?”
浣溪沙
五两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子(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首敦煌词的魅力在于其纯为一片天籁,正是民歌之神理。而这首词已给予了我许多人生旅途的启示。这舟子歌唱行船之喜悦,表现出劳动者对人生的从容大度和乐观精神,体现出从容不迫之人生态度,实在优美。若非饱经惊涛骇浪,哪得如此人生素养?人生有苦亦有乐,自古以来,乐观之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心灵中,就比忧患意识来得更重要。对于这种乐观精神,从《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的哲理中可以认识。当然,从这样一首民歌词中也能够感受得到。既然能够感觉得到,那就应该让这种精神永存!但愿我能与它共存!好吧!我接着看看下面这首《望江南》。”
望江南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我看得出这是女主人公自比曲江柳,可以推知她应是位长安妓女,作品反映了她内心的痛苦。从词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那男子真诚相爱的表示是感激的;唯其感激,才投桃报李,坦率相劝。那男子,也许还是一个初涉青楼的年轻后生,不谙世事;而这女子,却是一位老于风尘的过来人,懂得生活的严峻。她用否定语气说出的‘恩爱一时间’,表明她对于坚贞爱情还是向往的。但她自己身为烟花女子,只有卖爱的义务,并没有被爱和爱人的权利。她对那男子直言不讳,足见她心地的善良、高尚、纯洁,也说明了现实生活的黑暗和她作为妓女的残酷不幸。她拒绝了那男子真诚相爱的表示,也等于认可了自己永远不可能得到真正爱情的不幸处境。咳!真是欲哭无泪,令人痛绝!这首词虽然表面上看似浅显,但实则具有高度的思想深度:不仅内容可取,而且结构完美,不愧是一首好词。我再看看下一首《望江南》如何?”
望江南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与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看这首‘敦煌曲子词’,应是一首失恋者之怨歌或是一首民间‘怨妇词’。但是这词中虽然含有‘怨’意,可还能体味词中含蕴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