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芽:“……”她竟然觉得陈员外说得还挺有理,还挺超前的。
陈员外笑道:“郑家的马车来了,我先出城等你,晚上去你店里,给我煮完米线。”
目送着陈员外的马车远去,白小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她看着已经走远的陈员外深思,在想他说的那些话。
想了一番后,她觉得陈员外说的,好像有些道理。
……她有一种被洗了脑,却还乐在其中的感觉。
她感觉陈员外要是去做传.销.头子,绝对是把好手,指定能把人忽悠进去。
不愧是做生意的人,嘴皮子就是利索。
感觉就没有陈员外辩不赢的论题。
不过一想,确实也是,人不能被墨守陈规的死规则给固定死了,只有打破僵局。
当思想解放后,才能真正的所向披靡。
下午回去后,陈员外在白小芽店里吃了一碗三鲜米线。他独爱这个口味,自她开店以来,他没吃过别的口味。
他说他很喜欢轻轻淡淡的食物,吃的就是一个鲜、淡。
没几天,书坊便关了,铺子转了出去。
陈员外在松雪巷的宅子还在,他暂时还没搬走,但三五两天的就会往外跑,不常在家住。
他还给白小芽带了许多关于做菜的书,天南海北,各种口味样式的菜都有写,甚至还写了详细的做菜步骤。
白小芽挺感激的,给他钱,他不要,便请他吃了一顿饭。
自那后,陈员外便没再来过她店里,两个人合作的生意,很自然的就断了。
白小芽没问,他也没解释。
其实也没什么好解释的,大家心知肚明,都是成年人了,很多话不必要说出口。
发生了这样的事,陈员外大抵是不会再住在柳溪镇了,过不了多久,兴许就会搬走。
接下来她的生活照旧,早起开门做生意,日落关门休息,半月参加一次厨艺比赛。
只是隔壁书坊,换成了一家茶楼,还请了一个说书先生。
新来的老板是个比她年长一些的妇人,容貌迤逦,举手投足间皆是风情。
记账先生,是她丈夫,一个中年秀才。
而陈夫人,已经很少有人再提起她,因为大家早已讨论腻了。
再惊心动魄的事,也经不起时间的沉淀。
不过一个夏季,便将陈夫人从众人的脑海里冲淡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第一个版本,有欠妥当,小锅改了下。
其实写出这种具有话题争议性的事,怎么改,都还是会有不同的看法。
我写我的,你们看你们的。
反正写文嘛,本来就是要写出一个故事。
这本书,本来我是想写温馨向男女感情的种田文,后来,失误失误,男女主人设关系没处理好,以至于感情上我有意弱化,不敢再多写。
剧情的话,差不多进行到一大半了,进京后不会写太多,因为男女主感情方面,稍有不慎,写多了容易被骂,那样的话,我自己也挺烦。
所以这本书,差不多还有十万字就能完结。月底,小锅会开黑店娘子那本,那本不再是种田美食文,内容会涉及到一些美食,但不会太多,也不再是主要。
那本文女主的设定,很雷,很招骂,不是处.女设定,是玩咖设定,睡过很多男的,对于男主,女主也只是觉得适合睡,睡着舒服,典型的“日”久生情,最后是睡出来的感情。
因为想尝试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