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芽放下水壶后,转头看向已经空了的稻田,只剩下满田光秃秃的稻桩。
这些稻桩还会继续发苗,长出稻穗,两个月后,能再收第二茬稻谷,俗称再生稻。
再生稻的颗粒,没有头茬稻谷的颗粒大,但盛在稻穗要比头茬稻多。
此时,江云川和江云河挑着空筐子回来了,江远路留在坝子上翻晒看守。
收了谷子,一家子心情都愉悦了起来。
江云川笑着道:“接下来这几天要辛苦小芽给我们做饭了。”
白小芽还没开口,李春花便道:“他二叔说的这叫啥话,有啥辛苦不辛苦的,都是一家人,我们大人收谷子,她在家煮下饭也是应该的。”
李春花急忙接住话,也是怕江二婶不高兴。
本身这次三家合力收谷子,他们家算是最占便宜的,就出了她一个劳动力,江二婶家里出了三个劳动力。
所以李春花格外小心,生怕哪句话不对,惹得江二婶不高兴。
不过好在,江二婶仍旧笑嘻嘻的,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
白小芽送完了水,正要打算回去,突然看见收完谷子的水田里,咕嘟咕嘟往外冒着混浊的泡泡。
她知道,这是田里有大量的黄鳝或者泥鳅。
“娘。”白小芽突然兴奋道,“娘,你会捉黄鳝吗?”
她只知道李春花会捞鱼,但不知道会不会捉黄鳝。
李春花连连摆手:“娘不会,我怕那个,软软的像蛇一样,但是我知道捉黄鳝的法子。”
她简单说了下该用什么工具,怎么样捉黄鳝。
江云河笑着道:“那我照着大嫂的法子试一试。”
白小芽激动道:“三叔你等着,我回家提桶,顺便给你拿钓钩和小铲子。”
她快速跑了回去,提着桶,拿上捉黄鳝的工具再次来到水田边。
江云河按照李春花说的法子做,没想到第一次就捉到了一条又肥又长的黄鳝。
由于捉黄鳝的人少,加上是秋季,所以这时候田里的黄鳝甚至称得上有些泛滥,一刻钟的功夫,江云川便捉了小半桶。
“够了够了,三叔你快去忙正事吧,我先提着这些黄鳝回去处理,今儿中午咱们吃红烧鳝鱼。”
她提着半桶黄鳝正要走,二叔江云川突然叫住她。
白小芽转过身去,江云川笑着招手:“小芽你快过来,看看这是啥。”
快步走了过去,白小芽探头看去,是一窝秧鸡蛋,总共有七个。
江云川笑道:“一会儿看看,还能不能再捡几窝。”
江二婶也道:“去年咱们田里,一共捡到了三窝秧鸡蛋。”
刘翠莲道:“去年我家田里捡的少些,只有两窝。”
李春花笑了笑:“去年咱家田里捡了四窝秧鸡蛋。”
白小芽:“……”她很想问,这是所有的秧鸡都住在了江家田里吗?
不过一想也正常,古代的环境,没受到任何污染,野鸡野动物很多,大量的秧鸡在住在沼泽稻田里。
这下中午的菜也有了,她打算做一道红烧鳝鱼,再蒸一大盆水蒸蛋,还是营养又不要钱的秧鸡蛋。
午饭做好后,白小芽盛饭摆放碗筷,江玉姝去田里叫大人们吃饭。
江远路还在坝子上看守谷子,白小芽去换他。
昨天晚上江远路才赶回来的,今天一大早跟着家里大人一起去了田里,白小芽去田里时,他已经到坝子上翻晒看守谷子了,因而白小芽一直没有和他正面接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