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远力和江玉芳两个小的也跟着附和:“嗯嗯嗯,大嫂做的饭菜比神仙做的都好吃!”
白小芽忍不住笑着打趣:“说得好像你们吃过神仙做的饭一样。”
话虽如此,她眼中却笑意浓烈。对于几个小家伙的一通彩虹屁,她是很受用的,听着就高兴。
朱佑明这时抬起头,也淡笑着夸了一句:“表弟媳做的饭菜,确实可口!特别是那菌子汤,看着不出奇,一口下去却令人回味无穷。”
说完,他又看向江远山,“表弟你是个有福气的,有这么一个会做饭的娘子。”
众人:“……”
刹那间李春花脸色都变了,一瞬间碗里的饭都不香了,江远山倒是神色如常。
白小芽捏着筷子愣住,正想解释,恰在此时,江远力率先开口,声音脆脆的。
“大表哥你说错了,大嫂不是二堂哥的媳妇儿,她是大堂哥的媳妇儿,大堂哥已经不在了。”
朱佑明连连道歉:“抱歉抱歉,是大表哥失言了。”
江远山一脸淡定:“无碍,你刚来不清楚。”
说罢,他便低下头吃饭,不一会儿,便不动声色地吃完一碗了,他站起身又去盛第二碗。
白小芽见朱佑明碗里的饭也快见底了,她正想让江远山顺便盛一碗过来。
江玉姝站起身,笑着看向朱佑明:“表哥,我去给你盛饭。”
她伸手端过朱佑明的碗便往灶房走去。
朱佑明温润地笑道:“谢谢玉姝表妹。”
……
午饭后,白小芽收拾桌子扫地洗碗,李春花放下碗便去了地里拔草,家中的地,总要有人伺弄的。
江家四个小孩嘻嘻哈哈,有说有笑地在院里剥苞谷粒。
江玉姝和江玉红,两姐妹年岁相仿,一个九岁多,一个十岁,做起事来已经完全不成问题了。
江远力和江玉芳两兄妹年纪要小一些,然而庄户人家的孩子,没那么娇气,四五岁就能帮着家里做点手上的轻巧事了。
中午吃了好吃的,江远力和江玉芳两个小的,也都很乐意帮着做事。
虽然江玉芳剥得不多,拿着一个老苞谷,半天才抠出几粒,但孩子勤快爱做事的态度却足以令大人欣慰。
江远山则是在屋里看书,他虽然因为要守孝七七四十九日,暂时不能去书院读书,但在家里也没荒废,得空就会看书。
他现在还只是个秀才,学习之路长着呢。
朱佑明吃过饭也回了卧房,躺在床上歇息。
他见江远山在看一本游记,撰写者是个不知名的人。
“怎的看这种闲书?”他好奇,伸着脖子看了眼。
江远山头也没抬道:“这本书写了南北各地的风俗,其中着重写了青城郡的地貌,虽不是科考所需的正经书,但看完倒是颇为受益。”
他抬头看着窗外,淡声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若单单只是会做文章,会做科考试题,即便得了头甲,成了状元,也并非就是个好官。
为将者,都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官者,亦是如此,只有知己知民,了解民生大计,才能真正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官。”
朱佑明眼中一亮,对面前这个瘦骨嶙峋的年轻男子,不由得刮目相看。
一开始进到屋里,看见屋中的四书五经后,他就知道这是个读书人,但并没放在心上。
天下士子多了去了,读书人更是如过江之鲫,没什么好稀奇的。
然而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