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恶之眼,也就是evil eyes吗?”
“嗯。凯伊瓦【注】的<美杜莎与她的伙伴>,认为这个故事和昆虫的拟态行为以及昆虫身上的眼状花纹有所关联,将美杜莎神话解释为眼状花纹的拟人化。拉康【注】也曾触及凯伊瓦的论调,强烈关切动物和人类之间的镜像理论,也就是拟态的类比性。如果凯伊瓦和拉康的拟态理论也能应用于艺术领域当,就有可能为原有的镜像理论重新开辟另新次元的探讨。”
“镜像理论,这个用词很少听见。”
“那是你学识不足,在古代希腊这个字就是模仿之意。镜像理论阐述艺术的起源,其实就是来自于想要重现或描写现实自然环境当的各类事物。可是,蛇发女妖纯粹只是个强力的护身符,作为防备敌人或是夺取敌人力量的象征。虽然说美杜莎的头颅必须使用镜子才得以切断,但是在视觉表现的层次上,美杜莎头颅不仅是镜像的模仿产物。既然作为护身符,就必须有肉眼可见的妖魔鬼怪,才得以发挥咒语般的威吓力量,吓退敌人。所以,与其静态地描写模仿自然,倒不如制作出能够发挥实用效果的强大装置。此处的敌人概念,指的是未知物质、远方物质、深渊,或是黑暗等法具实表象的领域,如此来,即可追溯到艺术另个起源,绝非只是单纯模仿,而是透过拟态行为孕育而生的。蛇发女妖其实是种虚有其表的恫吓象征。让我们回头看看川岛大师的遗作,如果只是单纯解释为东方的川岛大师对西方的乔治.席格尔的回应,似乎还有不足之处,反而容易陷入席格尔狭隘的紧闭双眼陷阱。因此,川岛大师必须反制双眼的立体表现手法上所呈现的矛盾,他以美杜莎的头颅作为代表空虚的心概念,把概念具体化呈现出的新作品,将作为川岛伊作理论崭新的步——但是在他跨出崭新的步之前,必须先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