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李持酒仍旧回到了宫,满朝武见皇帝总算回归,才终于各自安心,欢欣鼓舞。
只是这位皇帝陛下实在是野性难改,每每的总会私离宫,起初还不曾远行,后来就走开始肆忌惮,不时地微服巡南走北。
之前在他耽留北关不回之时,朝的事情自然都是魏书,李衾萧宪等担着,所以他也试出了深浅。
在朝局安稳之后,便将李衾从镇国公封为清河郡王,萧宪从齐国公封为延平郡王,顺义侯赵申平封为镇国将军……其他众臣子也各有升黜料理。
李持酒更索性把那些繁杂的案牍公务都交给这起人去处理,以李衾之能,全力应对却也不在话下,更能让李持酒放心四处周游了。
只是他在天下游走,也如同当初在京内五城兵马司任职般,但凡有些撞到他眼的豪强劣绅乃至为祸乡里的地痞赖等,他顺手就给剪除了,起初乡民百姓不知是什么人,后来渐渐地走漏了风声,知道是皇帝陛下所为,时之间竟流传出不少佳话。
年后,天下太平,但北关胡狄虽然平定,南方边蛮又有零星骚动,李持酒蠢蠢欲动,又欲亲征。
魏书等死劝,定是不肯让他离京,毕竟素日出京胡闹归胡闹,若又去打仗,胜负还在其次,最怕有什么万。
毕竟如今后宫仍子嗣,皇太后的嘴都说薄了,也济于事,硬是选了些秀女安在宫,也如花瓶似的,完全用。
只有件,皇帝对待李尚书府的那个小公子,倒是反常态的疼爱,但凡在宫内,每每就传那小孩子到宫内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