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都在因为她的书而动荡,都在寻找黄粱先生。
他那位老乡厉害,藏起来谁也寻不到丝踪迹,可他不同,只是个小小的秀才,在这州县可能还有些地位,但放在天下十国各大世家诸子学派的大佬眼里,连塞牙缝不够。
若是从他的诗作,或是言行表现上露了痕迹,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只怕小命也保不住,或是会被抓起来严刑拷问。
想到这些,杨真曾经升起的豪情壮志飘飘然全都消散了,他已经意识到这个世界对他来说会是多么的危险。
也许正是如此,杨真也对黄粱先生没有太多怨恨,毕竟能力本事在那里,恨起来也没用,在他看来,本事如此厉害的这位老乡,也绝对是大佬级别的,才敢与这个世界的大人物扳手腕,连天子以国师之位相迎都能拒绝。
也幸好他已经取得了秀才位,有了定的家底,以后至少衣食忧,不似他刚穿来时家徒四壁,贫如洗。日后就是真的考不上举人,境况再差,也不过是泯然众人矣罢了。
杨真心里虽有些失落黯然,但也适应的很快,毕竟他是个会权衡利弊的人,与出人头地相比,还是保全自己比较重要。
谁都知道儒家不会坐视不理,虽然面上看着风平浪静,因为这些技术都是利国利民之物,哪怕其他学派趁机扩大影响力,哪怕十国国君笼络民心,发展自己的军队势力,他们也没说什么。
直到儒家真正使出了杀手锏,他们请出了圣人卜卦测算出黄粱先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