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您和小姐可适应这庄园生活啦?”香瑜捧了几只石榴,笑吟吟的跑来,香瑜便是林婆婆的小女儿,今年方二,虽说生在庄家,却喜爱读书,最近正跟着位女先生学着赋诗作。
“甚好,你的名号可想好了?”我轻笑,却将手边写了满满几大张的草纸拿给她看,又道,“这几个你若是不嫌弃可借鉴下。”
“哈哈,果然,书读的太多也是有弊处的,想了这个,又觉得那个好。”她轻笑,指着几个不认识的生僻字。
我道:“阿瑜觉得叫什么好?”
她转着乌油油的眼珠子,笑道:“我倒真有个,今日下学的时候,我还专门去请教了先生,先生又帮我选了番,觉得这个红袖人三字极合适。”她说着,已是捡了树枝在地上描写出来。
我便笑:“红袖虽是俗气,可是加个人,就又有些味道了,有何解释?”
她见我赞赏,眸子里透出几丝光来,兴奋道来:“方那红袖人才得以揾英雄泪。”
我思之,满意道:“你这女先生如何称谓?我倒想去请教番了。”
“这有何难?我这先生有个名号叫脂砚斋,其他的我便不知了,好像是姓曹,今日下午照例休息的,夫人若是想见,我陪您去访问也是十分方便的。”她笑吟吟的应着。
我却着实吃了惊,脂砚斋??评红楼梦的脂砚斋??果然是位女性吗!我眼掺着不可置信与兴奋,又是曹氏,想来十有九便是她了,便欢喜的回道:“那就有劳阿瑜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