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过气来,睁开眼,灯火如豆,面前是师哥背光的脸。
“魇着了?又哭又喊的,那么瘆人呢!”师哥看她气短得厉害,开柜门找药葫芦,倒了两颗荣心丸来喂她,站在炕前说,“那个安巴灵武知道吧?前儿画的押,刑部把折子递上去,万岁老爷子圈定了,明儿午时即刻问斩。你这模样,我料着也当不了差了,还是回师傅声,在家歇着吧!”
她说不必,“我不在,谁给师傅捧刀呐?”
师哥听了嘬嘬牙花儿,“能耐的你,没你这红差还不出了呢!”
她闻言觑眼看他,“要不您来?”
她师哥臊眉耷眼背过身去,捂着半边脸嘟囔,“怎么犯牙疼了……”
不是牙疼,是肋叉子疼吧!提起捧刀这小子就发蔫儿,不是没道理的。吃这行饭,脸面能耐全在口刀上。这刀邪xing,平时供在宣武门城门楼子上,比大爷还难伺候。请之前要香烛纸马祭拜磕头,不是gān净人儿近不得身,要么极yīn,要么极阳,丧了童贞的摸不得,摸它就闹脾气。刀刃磨得再好,要紧时候卷了,砍下去骨ròu不分离,卡在脖梗子上动不得,刀斧手名声就坏了。
说了这么些,再转回头来说出红差。什么叫出红差呢?坏了事的犯人上菜市口砍头,那个就叫出红差。犯人自己舍不得辞阳啊,上路得有人送程,不要紧的,刑场上有人等着,那位头戴红巾、脚蹬快靴的专gān这个,就是俗称的刽子手。刽子手,说起来挺吓人的行当,其实也为混口饭吃。这种买卖和阎王爷打jiāo道,煞气重,般人不敢招惹。活儿轻省俸禄又高,看开了,给个师爷都不换,如今定宜就拜在顺天府最有名的刀头乌长庚门下。
好好的姑娘怎么入了这行呢,说起来话就长了。掐头去尾简而言之,那时候她妈给烧死了,小四合院也烧秃噜了,奶妈子带着她投奔两头亲戚,都说家里死的死、充军的充军,光落下她,可见命硬,没家愿意收留她。树倒猢狲散,古来如此,没办法,最后只得跟着奶妈子回了三河县。
奶妈子家也不富裕,老人都不在了,和家里哥哥房挨着房,姑嫂常拌嘴,男人不成器,日子过得挺艰难。好在奶妈子是个jīng明人儿,把她带回去当男孩儿养,随他们家姓沐,改了个名字叫小树。大伙儿都知道,女孩子好些地方不方便,易被人打主意,男孩子还qiáng点儿。就这么,奶妈子那窝里横的男人还嘀咕呢,“个舍哥儿③,亏你当宝贝似的。村头里长④没儿子,把哥儿送他们家过好日子得了,咱们还能换两袋棒子面,不挺好?”要知道她是个姑娘,早晚使手段祸害了。卖给人做童养媳是往好了说,最坏就是卖进窑子。自己的ròu自己疼,别人家的闺女,剐成条儿也不当回事。
奶妈子是真舍不得她,前两年儿子出花儿【出天花】没了,奶闺女顶半个小子。只可惜寿元浅,老皇上退位那年染了病,开chūn新皇上改元就撒手走了。掰指头算算,过去五六年了,那会儿定宜才十二岁。十二岁的半大孩子该谋生路了,她有眼,知道留在沐家没好果子吃,夹着尾巴给乌长庚的老娘提水推磨。人家看孩子会抖机灵,松口收了徒,就给带回北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