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早朝,圣上已下旨重开科举,元儿,涵儿,你们几个都可下场试试身手。特别是元儿,因前几年战事科举停开,已被耽误了四年。不过古人云‘成家立业’,你现今既已成家,正是该好好做一番事业了!”

光元站起来行礼,道:“孙婿惭愧,今日起必用功读书。”

老太爷点头微笑,扭头又对光涵道:“涵儿,祖父知道你向来不喜读书,然我们张家历来科举出身,你也得下场试一试才好。若真不愿意,便随了王大将军去北疆杀敌罢。听你父亲说,你的功夫也还好,想也能立了功回来给祖父脸上增光。”

光涵站起来,却拉了老太爷的手:“祖父,涵儿不想读书,也读不好;涵儿不想去北疆,不想做王大将军那样的人……”

“二弟!”光元一把打断了光涵的话:“你已经成家了,总得做些事才行,文不想、武不愿的,你让你媳妇怎么想你?”

光涵嚅嚅住了声。

老太爷皱皱眉头,望向自己小儿子:“承祖,你七年之中教了涵儿医术吗?”

张孝辕陪了笑:“那倒没有,其实涵儿诗书、武艺都不错,但他最善作画。”

老太爷一挑眉:“哦,善作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涵儿,把你的画拿来祖父看看。”

张孝辕、光元两人顿时不安起来,老太爷时几十年前是他们那一科的状元,是大庆有名的丹青圣手,光涵的雕虫小技,如何能入他的眼?况光涵还画的什么“抠版”人物,不要惹得老太爷大发雷霆才好,一时忧心不已。光涵却答应得很干脆:“涵儿这就给祖父取来!”兴冲冲出去了。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老太爷翻看着手里的画册,除了开始时皱了皱眉之外,居然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捋捋胡子,微笑出声。两人不禁大为奇怪。

老太爷看完,把画册一合递给张孝辕:“承祖,你也看看吧,涵儿虽不耐读书习武,却是个七窍玲珑的。也罢,我也不逼他了,过得两天到户部给他找个差事,做个小吏也好。如今大庆百废待兴,缺少的是能干的人,涵儿若从小吏做起,倒是甚合他脾气。”

张孝辕赶紧对光涵道:“还不快谢谢祖父!”光涵张口想说自己根本不想做什么小吏,边上光元拉了他胳膊一把,只得跪下磕头:“承祖父厚爱,孙婿定当恪尽职守。”老太爷大笑。

遣走了两兄弟,老太爷留下张孝辕继续叙话。

老太爷望着儿子:“承祖,你真不打算入仕?”

张孝辕低头:“父亲,儿离官场已久,已习惯闲云野鹤生活。”

老太爷叹一口气:“为父年迈,已过花甲之年,然元儿尚未踏入官场,若无人护佑,他一生仕途恐不得顺利啊。”张孝辕不语。

老太爷继续道:“新帝登基两年,以雷霆手段清除了吴王一党残余势力,加之内战之时双方都耗掉不少文臣武将,倒是空出了不少位子。如今腾出手来,上月已议定准备开科取士,不想却碰上西疆、北疆同时有战事,大军调动,朝廷各部都行动起来,这样一来,更显得人手不足。今天早朝时圣上对重开科举尚有犹豫,在六部大臣的坚持之下始同意今年秋重开秋闱。你走过大江南北,当知道大庆如今情势,不是独善其身之时啊。”

老太爷观察小儿子神色,知道他已经被说动,便道:“举贤不避亲,你之能耐为父最清楚不过。如今大庆最需得懂民生之人,莫若我跟圣上奏请,复你四品官职,转调户部任郎中?涵儿生性跳脱、处事灵活多变,不是不通事故之人。然他年少,去了户部便放你手下,他在户部也可多些照应。”

好话坏话自己父亲已经说尽,张孝辕唯有跪下谢过老太爷。

这边光涵还不知自己命运已-->>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