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大乘期散修在渡劫前会做什么 第153页(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只不过每种丹药所需的秘纹都不尽相同,每次都必须重新计算,初学者做起来会觉得万分麻烦困难。补灵丹已经是同境界丹药炼制难度最低的了,但也至少需要三种基础符来进行构筑。

  当然,其实利用秘纹来辅助炼丹,并不是行墨流派的专利,其他丹道修士也都会。

  只不过他们选择的道路是将这些秘纹铭刻于丹炉之上,这样只要输入灵力就能控制,要比行墨流派来得方便得多。

  然而丹炉的缺陷却也同样非常多。

  首先,炼丹师与炼器师虽同属于炼道,但这两者本质上相差极大,基本上是很难共通的。于是炼丹师的丹炉,必须请炼器师来炼制。然而炼器师虽然擅长炼器,但更多还是在利用原料本身的威能来组合,而绘制出的符箓秘纹又是符阵道修士的专长……

  这就导致如果名丹修想要出的丹炉,那他就不得不去请另外两名修士来插手,于是对自己丹炉的掌控就不那么完美了。

  而这却也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每种丹药所需的秘纹都不同。

  为了避免每次炼不同丹药都得换丹炉的麻烦,大多数丹道修士都会选择次性在自己的丹炉里铭刻上所有常用的铭纹。

  于是当炼丹时,大量用铭将会占去许多位置,使得真正生效的铭只有其小撮,而且也十分死板难以变通。

  而那些用铭、以及死板的生效铭会约束丹修的发挥,使得他们失去了追求极致与纯粹的能力,只能想方设法在另外条路上越走越远。

  行墨流派与传统炼丹师之间的冲突矛盾就在于此。

  在很久以前,最初的丹修们选择了纯粹的丹道,发明了丹炉,希望能够不必分心于丹道之外。

  不知道过了多久以后,有人质疑了先辈们的选择,转身走向另条遍布荆棘的未知道路。

  那个人失败了。

  但他的智慧与思想却传承了下来,代又代,如同藏匿于芦苇的火苗,微弱,却从未熄灭。

  如同生命的亿万个巧合般,这束火苗被传到了个叫做“濮阳兴”的修士手。

  它被点点维护着,培养着,它的光芒终于照亮了天际,成为了那燎原之火。

  终于,它被赋予了这唯个成功者的名字,永远记载在了源界的丹道历史之。

  它叫做“行墨”。

  岐南缓缓散去了丹火。他其实也有个丹炉,不过那东西更多是用来做掩饰的,以免被人认出他的炼丹方式起疑。

  观察了下,见周围众人似乎听得都挺投入,他干脆就接着灵纹熔炉这东西继续讲了下去。

  这场传道按照他在令符上所划进行了三个时辰,期间赶来听讲的修士越来越多。岐南被这么多人目光灼灼地盯着感觉万分不自在,时间到就准备开溜了。

  谁料刚走出没多远,他又被人拦住了。

  来者是名源境修士,她长相颇为美艳,弯起唇角对岐南娇娇柔柔地道:“行墨前辈……奴家是鸿羽商会的灵峨,前来与您商讨五更天丹方的事情。”

  居然都找到鎏义学府里来了。

  岐南耐着性子问:“你们想商讨什么?”

  灵峨素手半掩唇,用含情脉脉的眼神看着岐南说:“大人您的五更天,若将丹方放出去,不会觉得太浪费了吗?奴家觉得,您好吃亏呀。”

  岐南摸了摸下巴:“我也觉得。”

  灵峨:“……所以奴家和鸿羽直没有出售五更天的丹方,打算和您再商量下,是不是能转为售卖五更天的丹药呢?”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