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管事捧着帐簿,踏入熟悉的府门。
最早时候,他送进帐本,是林谢氏、林汝海,夫妻并坐同看。其实林汝海要看帐,完全可以到商号上头去,只有林谢氏,年青妇人,抛头露面在外行走,多有不便。偏偏她于商事上又实实有天份,大管事崔双辉,便是她作主招揽了来,跟着她打天下,亲身见证林汝海个半死不活的铺子,如何拓展成离城最大的商业、更进而把他由商界保入宦途,捐了个功名,虽说是所谓“镀金功名”,只能在“监造”类的职位上任职,不能跟正统进士老爷们比,但到底是上了台盘了。这后头,崔大管事拍胸脯说句公道话:都是林夫人的功劳。
可惜红颜早逝。
林谢氏去后,崔大管事还是往里送帐本,不过换了个人看:夫人以前的丫头,蓉波。
崔大管事很看不上蓉波:姑娘,你算哪只鸟儿?要说夫人留下的人看,那也该是英姑看!
谁知他还没放话,蓉波先开口了:哟,老爷,不如叫崔大管事跟英姑起看就好了!他们两个……嘻嘻,叽咕叽咕——
那番掩口而笑、袖底谄言,是暗示崔大管事与英姑有奸情!
崔大管事气从脚底板往头顶冒:他是个老光棍,不代表他见着女人就想作奸犯科!
至于英姑,已经有夫有儿,怎能让蓉波随意诋毁?
奈何林汝海不争气,耳根子软,娶了林谢氏后,事事便听老婆的,因老婆贤明,这还使得。林谢氏去后,他竟听起蓉波这小蹄子来了!这事儿便坏了。
帐本终于成了蓉波与林汝海并肩同看。英姑先是被取消了看帐本的资格,后来索性给栽赃嫁祸,赶回她儿子的田庄去了。
崔大管事颇有心灰意冷之感,也曾打算求去,然而外头也不好混,林汝海又有点好处:总算知道笼络伙计。他对崔大管事直挺好。崔大管事就不好意思硬走。待要长留呢,有件事是要先搞清楚的。他劝林汝海:“姨奶奶照顾老爷有功,咱们作下人的别的也不敢说,但有件,商务上头的事,姨奶奶是不拿手的,老爷切切不可都听姨奶奶的,不然咱们外头便难做了。”林汝海点头:“这我省得!若她意见跟你相左,我总归听你的。不消说得!”
保证是这样保证,有的事上,蓉波任性,林汝海难免被她带进了沟里。好在大体上,遇着公事,林汝海愿意尊重崔大管事的看法。于是崔大管事才苦苦支撑到了今天。
唉,今天!他送进帐本,竟是蓉波正儿经当家主般验看了!
他都已经不想当这差使了,谁知姑娘忽然振作,英姑也向崔大管事反复确定:姑娘今非昔比,有了夫人当年的风范,值得期待!
“好吧,九十九里路都担下来了,不差最后里,再走着看吧!”崔大管事这样想着,把帐本捧进来。
嗣子已定,所有的财产,都该清点遍。这次的帐本,比以往都厚。
若图谋林汝海的家产,这批帐本,是非看不可的!
谢云剑却在此时告辞离去,把谢府的下人也全都撤走。林代正为这点沉吟难决。崔大管事都进门了,林代也没安排见面。
蓉波冷眼旁观,作为过来人,暗暗判断:“小妮子春心乱也!”不由口角流笑。她本想独霸大权,看林代情绪低落,便借机劝道:“姑娘可是累了?要不歇歇去?要不跟少爷起去送大公子去?帐本由我个看罢!”
英姑也不说话,只在旁边侍立。林代答道:“大管事送帐本,与大公子辞去,真真凑巧了,赶在起。现在却不好看了——澧儿还在外头呢!只好等等。”
蓉波随口便道:“他在外头又怎样?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