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天,崔珩似乎是闲谈,问问他某天在家里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胡侍五十的全回答了,是正巧招待客人,席上有什么什么来着,要有记不清的,就说容他回去请夫人查查,再来回皇上。崔珩就笑了,说今儿有世妇进宫陪太后闲聊,正好在胡侍那儿做过客,说起来,太后时好奇,就着宫人来请皇帝问问胡侍,是吃喝这么些东西、招待这么些人不是?巧的是胡侍句诳语也没有,更没有反问皇帝为什么要知道这些。他就点不惊疑、点不推闪,老老实实、结结实实、扎扎实实的回答了。崔珩喜欢,笑对他道:“看来太后要赏你啦!”

  太后果然赏他席菜,照着万岁爷宴臣子的规格,有野慧米膳、梗米膳品,燕窝鸡丝汤品、鸭子脊髓汤品,粳米干膳品、羊肉丝卧蛋粉汤品,奶茶、果茶、点心、果钟、苏糕、鲍螺总全盒,荤素大菜各十五品、果子品。着他夫人领回家整治去。

  这席菜还是小事,胡侍之后就交了齐天洪运了。他从前曾跟人说:“皇上就是天。咱们不可欺天。”这事后来也传到了崔珩耳里,颇为嘉奖。可也据说是崔珩先听到这句话,才特意就宴客的事质询胡侍的。真相如何,下人不敢妄测圣心。但不久后胡侍就由崔珩亲自点名辅佐太子,则是真的。崔珩还曾问胡侍:“若太子行事不当,还叫你听他的。你听他的么?”

  胡侍立即答道:“天二日,臣二主。”

  崔珩心舒袒,恨不能把这话刻在本子上让群臣传阅学习!他毕竟有涵养,不是那肤浅浮躁之辈可比,当下先按捺住了,又似玩笑般问:“那你是愿意去服侍太子,还是服侍我呢?”

  胡侍点格愣没打,道:“太子是皇上的太子。臣下是皇上的臣下。莫说有福份侍候太子。就是侍候皇上指的匹马、块石头,臣下也是侍候皇上般。”

  崔珩颇为满意,着司礼太监取了白玉杯、黑玉壶、青玉箸、黄玉匙来。司礼太监授礼且赞曰:“愿受礼斯宦,广口善纳如其形,净洁瑕如其。”乃授白玉杯。

  胡侍跪拜受赐。

  司礼太监又赞曰:“愿受礼斯宦,空蕴藉如其形,含蓄沉着如其。”乃授黑玉壶。

  胡侍再次跪拜受赐。

  司礼太监又赞曰:“愿受礼斯宦,正直平衡如其形,葳蕤澄华如其。愿受礼斯宦,圆融周旋如其形,浑和温朴如其。”这是青玉箸、黄玉匙。

  胡侍四次跪起,最后附赞道:“愿臣坚密其质,不负皇上所望。”

  司礼太监回赞:“善哉。”

  礼成。崔珩又嘱咐了几句,令其退下。皇后与姜贵妃又找胡侍去问话。

  太子本是姜贵妃所出,而皇后膝下儿,姜贵妃很识相,这个儿子就算是跟皇后共有的了,而且皇后还要比姜贵妃高头,育儿问题上姜贵妃从来都听皇后的。这次也是皇后在帘子后头发问:“今儿皇上把你指到太子身边了?这样久,没出什么岔子罢?”

  宫人把这句问题传出来,胡侍据实回答:“回娘娘,微臣幸蒙皇上指为太子侍。回娘娘,托天之福,切顺利。皇上嘱微臣服侍太子,赐四玉礼劝勉微臣起敬起惕。”

  是“据实”,可不是“具实”。胡侍对后宫传达君臣之间的交流,就不能巨细靡遗的汇报了。否则涉嫌泄漏皇上言行细节。这个往小了说是言行轻狂,往大了可是能掉脑袋的!

  胡侍只能择其要的回奏后妃,她们如果要再往细处问,那就是她们涉嫌想刺探皇上*了。这罪名对后宫的女人来说,尤其敏感。后妃爬到今天的位置,当然晓得分寸,不再问下去,只叫看赏。赏的是些珊瑚珍珠、金银玩器、绫罗绸缎,这且不提。

  总之胡侍从此辅佐太子。皇上春秋也渐渐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