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横造访时,正是双双接待的。
这个须发苍苍、有神仙范儿的老头,这个前代的帝师、如今的谢府真正家主,就这么拄着根芝麻油梨的老拐杖,自己走上门来。
他不急着叫人通传,先抚着杖头,仰面看了看宅门。
确实是所老宅子,砖木都有了历史,沉静下来,墙头可见木叶葳蕤,顶过了冬的霜雪,正绽出新。四下静谥,鸟儿偶尔啁鸣,空气有种安然的蓬勃。
谢小横就这样在门口站了会儿,似乎静成了株树木。
门开了,门房出来询问他:“这位老爷子,敢问看什么呢?”
门房也是老门房了,倒不是离城带过来的,更不是谢府请过来的。是林代从谢府出来之后,边看房子,边就找个老人雇着使。
这把年纪,对本地的风土人情都很了解了,有异动,容易察觉。而且看他这副老态,般人也敬他三份。是以门房倒是老了反而占便宜。有句俗话叫:“看家还须老狗”嘛!
这还是英姑亲眼估定、作主聘下的人。这许多日子,林代用得很放心。
看他似乎颤颤巍巍、精力不济的样子,坐在门房那儿终日打盹。事实上老人的睡眠比年轻人少,何至于天到晚睡觉呢?他也就是于四下安静的情况下,迷糊过去会儿,立刻醒来,就往外张望下。
谢小横才来门口站立时,老门房就张望到了。张望到的不是人,而是影子。
原来谢小横没有站在正门口,却在对街的屋角。从门房这里直接看,是看不到他的人的。
春日却把他的影子拖在街。
老门房不愧称个老字。这街坊的切细节都已经像烙印般印在了他的脑海里,用岁月来不断加深印痕。他先是看了眼,边坐回去,就边觉得哪里不太样了。
他又坐了会儿,想了想,带着老人特有的聊与卦神情,又站起来,朝外看,这次确定有人影。说明有人站在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