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第6章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四(2/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世第一法。厌恶有漏。趣向无漏。故说有漏名不相似。无漏名相似。背此向彼故。犹如有人为自亲里之所苦恼。依附他人以为救护。于自亲里作他人想。于他人处作亲里想。此亦如是。复有说者。世第一法。以与苦法智忍同办一事。谓舍异生性等。故说有漏。名不相似。无漏名相似。同办一事故。为于前义。乃至愚夫。亦能解了。故说现喻。譬如壮士渡河渡谷渡山渡崖。中间无能回转。彼身还至本处。或往余处。先所发起。增上身行未至所趣。必不止息。世第一法亦复如是。随顺谛。趣向谛。临入谛。此彼中间。无容得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圣谛现观。此中渡河者。谓从此岸往趣彼岸。渡谷者。谓从此边往趣彼边渡山者。谓从此峰往趣彼峰渡崖者。谓从高趣下。或如有人。从屋[木*脊]堕。未至地顷。便起是心。我当腾踊却还本处。彼如意不无如是事。假使彼人。或以神力。或以咒术。或以药物。还至本处。可有是事。然从世第一法。未至苦法智忍。中间能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圣谛现观。无有是处。为令此义转得明了。故今复举第二现喻。如赡部洲。有五大河。一名殑伽。二名阎母那。三名萨落瑜。四名阿氏罗筏底五名莫醯。如是五河。随顺大海。趣向大海。临入大海。中间无能回转。彼流还至本处。或往余处。彼决定能流入大海。世第一法。亦复如是。随顺谛。趣向谛。临入谛。彼此中间。无容得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圣谛现观。问前喻今喻。有何差别。又前于义。有何不尽而更须说第二喻耶。有说。二喻于义无别。欲令前喻所显义理转复增明。故说今喻。有说。二喻亦有差别。前喻为遮不如理事。后喻为显如理事故。复次前以内分具足为喻后以外分具足为喻。复次前喻为止内分留难。后喻为止外分留难。如五大河流入大海。无能回彼还至本处谓令还入无热恼池。无能转彼往趣余处。谓使傍流或左或右。前喻回转准此应知。彼五大河未入海顷。颇有能令不入海不。无如是事。假使有人。或以神力。或以咒术。或以药物。令至本处。可有是事。然世第一法。未至苦法智忍。中间能起不相似心。令不得入圣谛现观。无有是处。尊者造此发智论时。住在东方。故引东方。共所现见。五河为喻。而实于此赡部洲中。有四大河眷属各四。随其方面流趣大海。谓即于此赡部洲中。有一大池名无热恼。初但从彼出四大河。一名殑伽。二名信度三名缚刍四名私多。初殑伽河。从池东面金象口出右绕池一匝流入东海。次信度河。从池南面银牛口出。右绕池一匝流入南海。次缚刍河。从池西面吠琉璃马口出。右绕池一匝流入西海。后私多河。从池北面颇胝迦师子口出。右绕池一匝流入北海。殑伽大河。有四眷属。一名阎母那。二名萨落瑜。三名阿氏罗筏底四名莫醯。信度大河。有四眷属。一名毗[竺-二 跛]奢。二名蔼罗筏底。三名设呾荼卢。四名毗呾婆多。缚刍大河。有四眷属。一名筏刺弩。二名吠呾刺尼。三名防奢。四名屈蠢婆。私多大河。有四眷属。一名萨梨。二名避魔。三名捺地。四名电光。如是且说有大名者。然四大河。一一各有五百眷属。并本合有二千四河。随其方面流趣大海。如是所说。二千四河未入海顷。颇有能令不入海不。无如是事。假使有人。或以神力。或以咒术。广说乃至。令不得入圣谛现观。无有是处。

复次世第一法。与苦法智忍作等无间缘。无有一法速疾回转过于心者。可于尔时能作障碍令不得入圣谛现观。是故此法决定不退。此中复次难释如前。谓此前文但是方便开纵论道。今所说者乃是根本遮夺论道故。应言复次及如本文说。此中意说。世第一法。与苦法智忍。作等无间缘。此正灭位取果与果。彼苦法智忍次必现前。若法与彼法为等无间缘。正灭位中取果与果。若法若有情若咒术。若药物若佛若独觉。若到彼岸。诸声闻等。能作障碍。使第二念不现前者。无有是处。此中所言。无有一法速疾回转过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