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第4章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二(2/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彼诸胜事既由此成。故此于余一切事胜。有余师说。此法分胜故名第一。问若尔暖等应亦名第一。各胜彼彼下位善根故。答彼于二分中俱非最胜故。谓世善法总有二分。一依异生。二依圣者。世第一法。虽于圣者世俗智等不名最胜。而于异生。所得静虑。无量解脱。胜处遍处。乃至所得第一。有思及不净观。持息念诸念住。三义观七处善。暖顶忍中。皆悉最胜。暖等不尔。故此独称世第一法。问此何义故名第一耶。答此最胜故。能引第一故。得第一果故。趣第一性故。是第一义。有作是说。此能摧伏第一有故是第一义。有余师说。此是异生最后心故。如高幢顶更无有上。是第一义。

问此中所说。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上为妙。有何差别。或有说者。无有差别。皆是赞述第一义故。复有说者。亦有差别。且名则差别。谓此名最。乃至名妙。复次对诸善根亦有差别。谓此对闻所成名为最。对思所成名为胜。对不净观持息念念住等名为长。对暖名为尊。对顶名为上。对忍名为妙。复次约所依地亦有差别。谓此依未至定名为最。依初静虑名为胜。依静虑中间名为长。依第二静虑名为尊。依第三静虑名为上。依第四静虑名为妙。复次依义不同。亦有差别。谓此至边顶故名为最。上品摄故名为胜。作吉祥故名为长。体升进故名为尊。性坚牢故名为上。满所愿故名为妙。复次体用有异。亦有差别。谓此能作苦法智忍等无间缘。故名为最。超过一切异生善根故名为胜。映夺一切世俗善根。故名为长。能逮胜德。故名为尊。无二分故名为上。似无漏故名为妙。复次相用有异。亦有差别。谓是异生最后心。故犹如树端名为最。能开圣道门。故名为胜。根猛利故名为长。以于一切顺决择分此最上。故名为尊。折伏一切烦恼冤。故名为上。引爱果故名为妙。有余师说。如是六句。以后释前。故有差别。谓此最故名第一。胜故名最。长故名胜。尊故名长。上故名尊。妙故名上。由此故名世第一法。

复次如是心心所法。为等无间。舍异生性得圣性。舍邪性得正性。能入正性离生。故名世第一法。舍异生性者。谓此心心所法能舍异生性。问谁正能舍异生性耶。为世第一法。为苦法智忍。设尔何失。若世第一法正能舍异生性者。云何住彼能舍彼耶。若苦法智忍正能舍异生性者。此在何位。为生时舍为灭时舍。若生时舍者。云何未来能有所作。若灭时舍者。彼性已舍。复何所舍。有作是说。世第一法。正能舍异生性。问此既是异生法。云何住彼而能舍彼。答住彼舍彼亦无有过。如调御者乘象调象。乘马调马。乘船御船。乘车御车。如胜怨士升怨害怨。如伐树人升树伐树。世第一法亦复如是。依异生性而能舍之。或有说者。苦法智忍正能舍异生性。谓正生时舍异生性。于正灭位能断欲界见苦所断十种随眠。如灯生时发明破闇。灭时烧炷热器尽油。问云何未来能有所作。一法二用。理岂应然。答于义无违许亦何失。

谓一切法。能于未来有作用者。总有三类。一者内法。如苦法智忍。二者外法。如日等光明。三者内外法。如诸生相。一灯多用世所共知。苦法智忍二用何失。有余师言。世第一法苦法智忍。更互相资舍异生性。谓世第一法。与异生性虽恒相违。而力劣故不能独舍。由此引生苦法智忍。共相助力舍异生性。譬如羸人依因健者。更相助力能伏怨家。由此因缘。世第一法如无间道。苦法智忍如解脱道。舍异生性。是故世第一法。与异生性成就得俱灭。苦法智忍。与异生性不成就得俱生。得圣性者。谓此心心所法。能得苦法智忍。以能任持一切圣法。故且说彼以为圣性。又余圣道虽亦圣性摄。然非此所得故不说之。有说。见道皆是圣性。有余师说。一切圣道皆是圣性。若不尔者。修道无学道中应不成就圣性。是则不应名为圣者。问世第一法。唯能引得苦法智忍。于苦法智尚不能得。况能得余。云何乃言此得圣性。答-->>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