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帝命夏后有事于太室。
十七年春二月,入学初用万。
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
二十九年,帝命子义钧封于商。
三十年,葬后育于渭。
三十二年,帝命夏后总师,遂陟方岳。
三十三年春正月,夏后受命于神宗,遂复九州。
三十五年,帝命夏后征有苗,有苗氏来朝。
四十二年,玄都氏来朝,贡宝玉。
四十七年冬,陨霜,不杀草木。
四十九年,帝居于鸣条。
五十年,帝陟。
义钧封于商,是谓商均。后育,娥皇也。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今海州。
帝禹夏后氏
母曰修己,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虎鼻大口,两耳参镂,首戴钩铃,胸有玉斗,足文履已,故名文命。长有圣德。长九尺九寸。梦自洗于河,取水饮之。又有白狐九尾之瑞。当尧之世,舜举之。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之事,乃退入于渊。禹治水既毕,天锡玄圭,以告成功。夏道将兴,草木畅茂,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乃受舜禅,即天子之位。洛出龟书,是为《洪范》。三年丧毕,都于阳城。
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
颁夏时于邦国。
二年,咎陶薨。
五年,巡狩,会诸侯于涂山。
南巡狩,济江,中流有二黄龙负舟,舟人皆惧。禹笑曰:“吾受命于天,屈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奚忧龙哉。”龙于是曳尾而逝。
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
夏六月,雨金于夏邑。
秋八月,帝陟于会稽。
禹立四十五年。
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丧毕,天下归启。
帝启
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
诸侯从帝归于冀都。大飨诸侯于璇台。
二年,费侯伯益出就国。
王帅师伐有扈,大战于甘(有扈,在始平鄠县)。
六年,伯益薨,祠之。
八年,帝使孟涂如巴莅讼。
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
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武观即五观也。观国,今顿丘卫县)。
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
十六年,陟。
帝太康
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寻。畋于洛表。羿入居斟寻。
四年,陟。
帝仲康
元年己丑,帝即位,居斟寻。
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命胤侯帅师征羲和。
六年,锡昆吾,命作伯。
七年,陟。
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一作“依同姓诸侯斟灌、斟寻”)。
帝相
元年戊戌,帝即位,居商。
征淮夷。
二年,征风及黄夷。
七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