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而是让其继续沿着零五国道挺进。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帕特里奇主要有两点顾虑。

  是A集团军法击溃正面的东北军,因此D集团军这个美军主力师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力量。二是A集团军在击溃正面的东北军之后,战斗力严重受损,法继续向廊坊挺进,所以D集团军这个美军主力师也成为了决定性的力量。也就是说,不管能否顶住东北军的这次反击,D集团军的增援部队都很有价值。

  客观的讲,帕特里奇的这部署没有错。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A集团军能够多坚持几个小时,哪怕是顶到十日上午,D集团军的增援部队就将到达。因为D集团军派出的是个没有在武清战场上作战的预备队师,战斗力相当完备,所以就算没有A集团军协助,也能单独击溃第二十七集团军。事实上,在十日上午,D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就遇到了突围出来的第装甲师的散兵游勇,并且将这千多名官兵送到了后方。

  可惜的是,A集团军没能顶住东北军的反击。

  这样来,D集团军的增援就变得毫意义了。

  要知道,仅仅凭借个美军主力师,D集团军的增援部队肯定法穿过东北军设在武清与廊坊之间的防区。更何况,随着第二十七集团军歼灭了A集团军,还得到了数个新编集团军的支持与配合,个美军主力师根本不可能击溃东北军的反击部队,甚至会步入A集团军的后尘。

  可以说,这个时候,帕特里奇已经是进退失据了。

  如果放弃救援行动,廊坊的那支美日联军肯定会全军覆没。别的不说,只要知道援兵法到达,被围的部队就会士气大落,投降成为唯选择。如果继续展开救援行动,就得增派救援部队,可是当时帕特里奇手里已经没有预备队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