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在罗耀武看来,需要的时候,可以与美日联军打场野外会战。
适合装甲集群野外会战的,就只有天津与唐山之间的滨海平原。为此,罗耀武坚持将两个装备最为完整的主力集团军放在这里。要知道,在装备健全的情况下,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都顶得上两个美军主力师,再加上摆在后面的第二十六集团军,还有数量众多的新编集团军与民兵,罗耀武有足够的信心,在天津东部地区与部署在唐山的美日联军主力部队拼个旗鼓相当。
当然,真打起来,肯定是两败俱伤。
即便如此,罗耀武也满足了,因为东北军的受要任务就是大规模杀伤美军有生力量。
如果能够在场会战打垮四个美军主力师,取得歼敌数万的战绩,就算美日联军继续进军北京,也将功而返。
当然,刘诚志并不支持罗耀武的这作战计划。
只不过,在陈必时来到北京之后,罗耀武获得了最大的支持。不管怎么说,刘诚志不可能同时质疑两个战区司令官的决策,也就没再提出反对意见。
打着如意算盘的,不仅仅是罗耀武,帕特里奇也有着同样的想法。
在第三次南京会战,帕特里奇总算找到了感觉。虽然没隔多久,但是帕特里奇已经总结出了经验,即在攻坚战,最重要的不是突破**队的战略防线,攻占大城市周边的战略据点,而是打掉**队的反击力量。要知道,在前两次南京会战,东南军能够打退美台联军,主要靠的就是充足的反击兵力。打到第三次南京会战的时候,东南军因为兵力严重匮乏,只能死守南京,没能发起有威胁的反击行动,最终丢掉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