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经过彰武会战。双方都显得格外小心谨慎。
美日联军是被打怕了,担心**队会有大规模反击,所以在进攻之前,首先得做好防御部署。
罗耀武则在担心**队的战斗力,特别是在战线拉得较开的情况下,各主力部队的战场活动能力与持续作战能力。说得简单先,在时机成熟之前,罗耀武不会轻易让主力部队参战。只要主力部队投入战斗,就得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战役目的,消灭两到三个美军主力师。
只有这样,才能在敌人反击之前把主力部队撤下来。
罗耀武的小心谨慎也完全能够理解,因为在他手里就那么几支主力部队,卓新会战摆明了是锦州战役的前奏。不管能不能守住卓新。如果在这边丢掉了太多的主力部队。就算已经留下了十多个新编集团军守卫锦州,也很难顶住美日联军的大规模进攻。
由此可见,对罗耀武来说,情况点也不容乐观。
事实上,这也是罗耀武为什么在战役策划阶段疑虑重重的原因。再看得远点,罗耀武副职的时候就跟陈必时提到,就算他能在辽东打几场胜仗,也很难守住东北,甚至难以守住山海关,最终肯定得退守华北。
也就是说,早在几个月前,罗耀武就知道,他在东北做的努力,只是在为后方组织战略防御争取时间。
这场战争,打到这个时候,**队已经是精疲力竭。
说得不客气点,如果没有丢掉沈阳,罗耀武还能依托庞大的战争机器,特别是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体系,在边境地区与敌人好好打几场。迫使美军把重点放在东南战场上小不惜代价的攻打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