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种田之棠梨叶落胭脂色 第31页(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不知,只是早上他醒过来的时候,董武已经起了,外面传来他和舅舅家里的下人说话的声音,声音很轻,宋篱听着也没有听明白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

  宋篱看外面天已经蒙蒙亮,便起了床来,将床帐用床帐钩挂起来,然后拿了放在床边椅子上的衣服披着开始穿上去。

  董武再进屋来的时候,他已经把衣服穿好了。

  董武过来给他整理了番衣领衣结,又给他梳好了头发,道,“洗漱了用了早饭就去搭船,阿鲁大早去码头给我们说了条船,我们过去就正好坐船走。你要是还困,就在船上睡吧!”

  宋篱点点头,“好。”

  去吃了早饭,吴雪珍向睡觉到挺晚,这天宋篱和董武要离开,她也早早地起了,坐在饭桌上时还在不住打呵欠。

  吴家家人将两人送出门,不仅派了阿鲁跟着帮背东西去码头,舅舅吴旭也跟着起送他们到码头去,看父亲要去码头,吴雪珍在她母亲怀里也挣着要去码头,于是最终舅母也只得抱着吴雪珍起去码头送行。

  这日早上没有要下雨的意思,反倒东天边渐渐红霞晕上来,上午估摸着还会有太阳。

  走在清晨的街道上,董武拿着东西和舅舅走在前面,宋篱和舅母则走在后面,舅母和他说着让他有空闲了就来城里小住的事情,宋篱应着,又和吴雪珍说了些话。

  等到码头,太阳还没有从天边升起来,但是天也已经大亮了,码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有要坐船离开的,也有来送行的,已经非常热闹了。

  第四十四章 和萍

  这段时间的梅雨,让河上的水位有所上涨,不少小些的船只并不出码头,宋篱和董武他们坐的也是大些的船,因为船不会在他们家村口码头停,所以他们坐船上岸后还要再走不短的段路,他们回家带的东西也多,于是舅舅就让阿鲁帮着背些东西送两人到家去。

  和舅舅家人告别后,他们便上了船,坐在靠近船尾的地方,过了阵,船便开了,船上坐的人不多,有不少货物,董武护着宋篱让他不要吹了风,外面是摇橹的船工的吆喝声,划水声也随之而起,河面上飘着层浅浅的水雾,随着水的流动,水雾缓慢地翻滚着。

  宋篱看着河面靠在董武身上发呆,因是上水,走了大半个时辰才到他们下船的码头,他们是在邻村石鼓村的码头上下船的,下船后要再走段土路。

  在这里下船的人并不多,下船时因为船体因水流摇晃宋篱差点摔了跤,董武将他整个人抱住了他才免于跌进水里去,之后便是董武把他抱着走了下去。

  宋篱的长相实在是惹人话题,两人下船后别人便不由得要议论他阵,但两人才刚上岸,船还未开走,自然能够听到些船里人说的话。

  虽然他们大多并什么猥琐之意,但董武依然心里非常不舒服,看着宋篱的侧脸,不由得就想起那个叫“金屋藏娇”的词来,有时候,他的确是想要宋篱不见外人的。

  从石鼓村的码头上岸,阿鲁帮忙背着背篓东西,董武提着箱子和两个包袱,宋篱想帮着提包袱,董武并不让他提,下雨了,路上湿滑,宋篱自己走路尚且不稳当,再提东西,就怕会摔倒。

  石鼓村是比大姚村要大的个村子,因为距离县城很近,山上的石鼓寺也非常出名,香火旺盛,这里便还修有不少县城里有钱人家的乡下避暑别院,可算得上是这珉阳县周围的第大村。

  村还出过有名的人,里面房屋建筑设计排布也颇成气候,从村边的路上走过时,宋篱看着这个修得非常有韵味的村子不由得问道,“这里真是个村子,不是个大集镇么?”

  董武答道,“这里的确是有个集市-->>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