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如虹的宋军如何肯放,留下部分打扫战场,主力衔尾猛追,滚滚的烟尘直向北方而去!
场几乎打了天的混战,以金军的败落结束。
战事结束的平原上,燃起了数不清的火堆,照得整个平原上都能看到光亮,大宋的将士们在火光的照耀下忙忙碌碌。不少返回来的将士已经累瘫在地上,力行动,有的居然就头倒在稍稍干净点的地方打起了鼾声。
已经变成了屠宰场的战场上血腥刺鼻,十多万具士兵和战马的尸体,眼望不到头。尸体的旁边遗落着数的弯刀、弓箭、长枪和长刀,有的战旗已经倒在了泥土里、血泊里,有的还插在地上,在晚风不断的飘扬。
原本青翠的草地早就露出了泥土,大部分被鲜血凝固成了褐,高低不平。还没有死的主战马在平原上游荡,饿急的马匹在尸堆和血海找寻着哪怕点点青,远处还不时的传来受伤马匹的哀嘶。
在弟弟的陪同下巡视着沉寂下来的战场,浑身浴血的天子赵惇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感觉:既有骄傲、也有沉重。
赵惇骄傲,所有的人都应该为这些参战的将士感到自豪:大宋十六万将士,以超过半数的伤亡,留下了大概十四万金人的精锐;更主要的是,大金最精锐的龙翔军近卫铁骑损失超过了三分之二。对大金来说,这不只是伤经动骨,更主要的是打破了金人骑兵不败的神话,整个北伐战争的态势已经完全倾向了大宋。
赵惇也的确应该感到沉重:大宋军队损失惨重,尤其是最早冲上去的"都义"、“都信”禁军只余下了千多人;金军有三万多精锐冲出了包围圈,未能毕其功于役,仗还是要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