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枢的宰臣们,也只知应和、奉承赵佶,甚至把皇帝嫖妓说成是“微服私访民间冷暖”,哪还有那个心思去管金人的行动。
负责军事的枢密院主官大都是官,对报上来的军情,可以说是有的看、没的懂,从这些杂乱的情报找出真正需要的内容,还真不是从来没有过带兵经验的秀才们能够胜任的。
就算有枢密院和兵部里有明眼人看出了问题,可他们大都是普通臣,法枢,连提醒朝廷注意的渠道都没有,干着急没办法!
而最应该对金人南下提高警惕、也就是手里掌握着北方军事大权的太尉童贯,现在却正在耍小性子。
当年,宋太宗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并提高士气,下过道旨意,大意是收回幽云的功臣可封王。童贯自认为收复幽云是他手策划,封王原是跑不掉了。
谁知,众臣大都认为武官封王有违朝廷历来的规据,更何况童贯还是内监!若不是皇帝赵佶的恩宠,太监如何能带领大军?个五体不全的太监封王?大宋可丢不起这个脸。
正好,收复的幽云地区还不是全部,少了个平州,臣们就以此为由,将皇帝赵佶准备封赏的旨意给拖了下来。
皇帝赵佶见朝廷官员大多反对封童贯为王,也知道这事阻力太大,便好言安慰了童贯几句,把此事就给放下了。
这下,满心欢喜的童贯给兜头泼了头脸的凉水,气的手脚冰凉。可他又不敢和皇帝赵佶理论,便撂了挑子,故意消极怠工。虽然人还在太原城督军,但对下面上报的金军可疑动向置若罔闻,根本不加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