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来的太子和虞水灵对视了眼,两人心对秦桧手下的狂妄实在是佩服,你们没事儿欺负下我们也就是了,在太后面前也是如此,胆子也太大了些。
好不容易安抚好了太后,后面的路途也不安宁,秦桧手下对不仅是对太子身边的人大声喝斥,而且对太后的随行人员也好不到那里去,好在还碍于郡主与秦桧的关系特殊,稍加礼貌。
太后将秦桧同党的狂妄和骄横全看在眼里,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印象,问水灵道:"秦桧为相,却仍是大宋臣子,其手下如何这样的礼?胆大妄为?"
"皇祖母,秦相掌握枢已经有数年,两次和议也是他手操办,我也不过是作为正使代签书而已。朝大臣大都出自于秦相的门下,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虞水灵见太后已经认识到秦桧同党的狂妄和背礼,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淡淡的说道:"现在,那些人都认为太子回京之后定然被废,我又是个女儿家,也不可能位列朝堂,有什么可怕的。"
"废太子?难道秦桧所想都能做到,官家就如此听信他的言语?"太后惊,太子才主持军政事务,保住了大宋的江山。此时就废掉为国家立下了大功的太子,是秦桧太过厉害,还是天子太过用?
"官家会不会听他的言语我不知道,但皇祖母,我也不想向你隐瞒,太子天资聪明,性子却过于直率,不怎么会掩饰自己,和秦相的关系直很僵。六年前,太子殿下的生父病故,秦相就曾经上奏,要求当时还没有被确认为皇子的太子依旧规守制3年,就是想借机让太子不能获得皇子身份。但官家当时没有听秦桧的意见,年守孝期满,就下旨要太子继续回宫,并直接封太子为郡王,确认了殿下皇子的身份。"虞水灵犹豫了下,方才下了决心似的,低声凑近太后的耳边:"皇子赵琢至今还养在宫,他与官家相处的日子,可比长年在外征战的太子长多了,去年也已经被封为郡王。而且,他平时就与秦相交好,这是朝上下都知道的事。当年官家没有选他,是因为其好、谋,但若是太子最终被废,官家也就只好选择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