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街道后部则是林立的店铺,里面许多老店都是历经数代经营,步步积累到现今规模的。这些店铺里多是卖古董和玩的,除此之外还有些卖砚台狼毫类的房四宝,甚至还有专营根雕、书画、石碑的。
部分店面则专门做宗教生意,从香烛黄纸到神像法器应有尽有,另外还有少数几家,还会给萧潇他们这类“专业人士”提供那些平常店面根本找不到的施法材料。
这些店铺平日里人流量都不大,看上去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但许多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主。尤其是那些在此地经营多年的老店,手里都有几件镇店的宝贝,平日里轻易不拿出来示人,不过旦遇到适当的买家,出手就起码是六、七位数的价位。
阮暮灯现在好歹也是个辨识度很高的当红鲜肉了,所以出门之前,萧潇给他变了下装——简单来说,就是带了副浅棕的墨镜,然后扣了顶太阳帽儿。
两人没有在熙熙攘攘的地摊区域停留,而是路走进了金水街深处,里头人流稀少,也没有谁特别在意过路人的长相,所以阮暮灯路上都没有被任何人认出来。
萧潇带着徒弟进了家叫“来了斋”的店铺。
店面很深,天花板略有些矮,没有开灯,帘半掩,家具颜也都很厚重,使得整个店面明显很是昏暗,给人种“黑店”的错觉,若不是萧潇带着他,阮暮灯觉得自己是绝对不会往这样的店铺里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