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侠侣 第七回 太子被疑出宫 亲得崔王聆教(4/7)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意,于是又重新摆子.

这一局因为稽王心中有事时不时下错,有时甚至直接将白子送入黑子虎口之中,妙悟不时提醒:"老哥哥,这一步不应下在这儿的."稽王猛然醒悟,连忙悔棋.一连数次,妙悟笑道:"老哥哥,古人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真是至理名言呀."到后来,稽王收摄心神,一心下棋,竟逼得妙悟手足无措,妙悟笑道:"老哥哥又走到正道来了,小弟甘拜下风."下到最后,妙悟果然大败,其实,这是妙悟早已设计好的棋局.稽王道:"多亏老兄弟提醒,否则愚兄早已落败."妙悟道:"这只是下棋而已,可以不时悔棋,但人生若走错了一步再要重新来过可就难了,至少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呀."稽王道:"是呀,人生是不能轻率的迈步的,定须三思而后行."妙悟道:"但要真的确实走错了,后来潜心而行,亦未尝不能补过.就如老哥哥刚开始走了不少错棋,但最后,不还是老哥哥胜了?"稽王道:"若非老兄弟不时提醒,哪会如此?"妙悟道:"是呀,一个人若想前进是需要有人不时的提醒的,有时其言可能甚是刺耳,但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个人应叫‘诤友’,朋友宜得,但诤友难求呀.世间多的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得势时,顽石也被人当黄金捧着,一旦失势,珠玉亦被当作粪土遭人践踏."稽王道:"老兄弟说得是呀,现在满朝文武,能诚心和我说句心里话的人太少了,真心劝谏的就更寥若晨星了."妙悟道:"这也要看一个人对此事的态度,比如我刚才数次提醒老哥哥,老哥哥不但没恼.反而诚心接受了小弟的建议,若老哥哥不愿听或者我一提醒,你就大加恼怒,小弟怎敢再次提醒."稽王道:"难道是我自己堵了劝谏之路?"妙悟道:"小弟不敢妄言."又道:"老哥哥,人生真的如下棋一样呀,一盘棋分开局,中局与残局,人生亦有青年,老年与壮年。棋盘上的开局为整个棋局奠定基础,开局走的好,后面就下的顺,开局没走好,就容易输棋;就如一人的青年,这个时期要学有所成,整个人生就会顺利的多,否则,以后定然磨难重重。中局是一盘棋的核心,是一盘棋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盘棋的胜负;就如一人的壮年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创业的黄金时期,如果此一时期一事无成,那么他的一生基本上算完了。残局是棋局的最后一部分,棋子较少,能否在拥有优势时获胜或在形势较差时谋和,关键在于棋子间的协调;就如一人的老年,属于他的时间已经不多,如何像夕阳一般利用有限的时间将自己最美丽的部分展现出来,使人生的结尾释放熠熠的光辉,这就需要大智慧了。老哥哥,你我现都已进入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了。我的前两个阶段都是浑浑噩噩的过去了,最后一个阶段估计也成不了什么大气侯了,老哥哥前两个阶段皆光耀夺目,这一阶段也应熠熠生辉才是。"稽王道:“老兄弟一番下棋与人生真令愚兄茅塞顿开呀,就凭这一番高论,老兄弟的残局就已光耀夺目了,但如何使愚兄的残局发光呢?老兄弟今日就作个诤友,提几条建议如何?”妙悟道:“既然老哥哥如此看中小弟,那我就不揣冒昧了。”稽王道:“老兄弟请讲。”妙悟道:“老哥哥现在最挂心的是什么事?”稽王道:“愚兄最挂心的莫过于立太子的事了,最近几年,我一直为此事苦恼,此事一定我此生无挂矣。”妙悟道:“稽国祖训不是‘传长不传幼,传嫡不传淑’吗?”稽王道:“确是如此,不过长子有时似乎不大热衷与为王,而是潜心修道,不过其妻似乎挺热心于政事,且眼光敏锐,我有时想,立长子为王,有其妻辅佐,既合祖训,治国亦未必不行,但又恐时间久了外戚专权,危害势必不小。次子却热衷与政事,我又挺喜欢他,他简直就跟年轻时的我一模一样,我更偏重与将王位传于次子,有心废弃那条陈旧的祖训,但朝廷很多文臣武将却不愿废弃先王遗法,于是我不得不让满朝文武争论,看立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合租夫妻交换生活 绝品好色小姨 美女换偶第一部 公公与儿媳小说 风骚丈母娘 美女换偶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