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对武氏的爱本来就肤浅的很——仅止于容貌而已,现在红颜失去,当然再也得不到国王的宠幸了。同时,国王也不喜欢三王子。大王子身材修长,眉目清秀,颇有点王后的影子,二王子身板粗壮,虎头虎脑,颇有自己当年的余风。而三王子呢,从他身上看不出一点自己的影子,同时也不像武氏。眼睛倒是不小,但却有点呆滞,四肢也粗壮,可行动起来并不怎么协调,怎么看怎么像一个农夫的儿子。所以,国王即使见到这个儿子,也总是待理不理的,更没主动去看过他。
随着母子俩的失宠,太监、宫女似乎也不那么勤快了,有时喊好几声还没人到跟前呢。渐渐
,武氏内心有萌生亡国遗民的凄凉,满腔怨恨只能自己忍,同时,在生活上更是与郦元相依为命。对儿子真是千分疼爱,万分呵护。
转眼间,郦元已十岁了,该是学文习武的年龄了。大王子、二王子已随国中最优秀的文师武匠学了好几年了。于是,武妃四处托人找好老师来教郦元。老师倒是请了不少,可都教不了多长时间,便纷纷找理由辞掉走了。武氏一开始不明就里,渐渐
发现他们都是吓走的,怕自己教不好,将来受责罚,毕竟郦元还是堂堂三王子呢。原来,郦元记性急差,老师教的诗词,在他人半天就能记住,而他却数日也不能记牢;学武亦如此,再简单的招式到了他手里就复杂无比了,比如蹲马步这一常人基本不用学的招式,他却整整用了两天才蹲的像回事了。这样一个王子,哪个文师武将还敢继续教下去?
因此,这样过了两年,郦元文武也仅学了一点皮毛而已。每个老师通常是教一首诗,一个招式就吓跑了。
对此,国王亦早有耳闻,但这只不过徒增其对三王子的厌恶而已。这时又听到景臣提到他,便不耐烦
制止其继续说下去。
国王抬头远望,颇有感触
说:“我稽国自开国至今,已历五代王。先王自知国土狭小,国力虚弱,故未尝一日懈怠,皆能勤政爱民,虔敬神灵。至孤王,更不敢稍违先王遗训,终日战战兢兢,犹恐负了黎庶,亵渎苍天。天神佑我,至今我大稽国国土辽阔,远近威服,黎民富庶,国事安宁。神灵佑我,保我大稽国万古长存!”说着,撩衣跪到,望天而拜。身后文臣武将及士卒亦连忙跪倒,望天大喊:“神灵佑我,保我大稽国万古长存!……”
山呼数声,国王起身,扭头向景臣道:“吩咐下去,后天大祭祖先,各方面安排妥当。”景臣连忙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