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第四章不肯圆房

我高中毕业的那一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尊敬的邓小平同志复出工作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喜欢读书只想走出农村开始懂事的我瞒着爹娘和桃花参加了中国大陆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次高考,并很顺利的考取了江南省财经学院。

当公社秘书送来那年全公社唯的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时,蒙在鼓里的爹娘和桃花虽然都大吃了一惊但家里却热闹非凡。来我家看通知书是啥样子的乡邻及儿时的伙伴与同学很多,特别是教我启蒙读书的老先生来到我家,就对众人说什么在龙儿小时他就已看出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第一次开考就中了举进省城第二次开考肯定是状元要到京城做官。

知道了我考取大学消息的乡亲们都说老东方家的儿子真的是条下凡的龙,东方家以后几代人都不会穷。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大陆太贫穷了,百姓缺吃少穿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都被穷怕了,唯的心愿就是一家人不再穷得受冻挨饿嘛。

听先生和众乡邻都这样说,我吃惊不解的爹娘在乡亲们面前当然是显得很有面子,他们也高兴得时时笑容满面。但他们最着急最要当紧办的事,不是给我筹措路费去省城读大学,而是请人看好日子,要我在去省城前和桃花成亲圆房。

自得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我的心早已飞往了非常憧憬的大城市,想的是老师们宣传的和自己在书本上看到的,自己已非常向往的大学校园,哪里还有心思和桃花成亲圆房。

再说那时人们的思想,社会风气未像现在这样的开放,我又毕竟只有16岁,男儿发育迟,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同时又长期生活在乡下闭塞的深山,在男女情事方面看得少,还是很单纯,哪里有现在的这些小青年那么多的花花肚肠。

因此,爹娘看好了日子,要为我和桃花成亲圆房办喜事,无论是单独给我讲,还是一起讲,我始终是口个的“不同意”这三个字不作任何的改变;任凭是叔叔还是婶婶那些家族同宗近亲给我做工作,我不仅不点头同意,还批评他们和我爹娘样,想的做的都是封建传统和山里的坏习惯。

这几天桃花的爹娘为我们俩成亲圆房的事,星期内来了三次,看到我死活都不答应的这种情形都是板着脸埋怨数说我的爹娘既不守信用又不讲规矩,气得连酒饭都不肯吃,每次都只是可怜的看了看日见憔悴的爱女桃花连夜打了回转。因而为了我和桃花成亲圆房的事所引起的家庭争执有了很大的波浪,半个多月了全家人的脸上都没有点点笑颜。

后来看到再有十多天时间,我就要走了,原本勤劳肯做的我们一家老小,白天再也没有人愿意出工做事,晚上更沒有一人再会说笑话讲家常,特别是后头的几天,情愿挨饿也沒有人煮饭吃饭。娘一方面在为儿子我准备着行装,一方面见了我就只是哭,边哭边念:“娘老了,儿大了,不由娘。”

这段时间我的爹爹出门进屋都是低垂着头好像我不与桃花成亲圆房,是他自己做了很大的错事般有时自言自语的说:“娃还是不读书的好,读书的娃就不会听爹娘的话嘛。”

实际上在此次发生的家庭争执中,桃花所受的打击最大,我不肯与她成亲圆房,读大学远走高飞了,意味着什么她很清楚,因而她非常的痛苦心酸,可她还是强忍着痛苦心酸仍然帮着娘给我准备着行装,但在其他时间她一般都是苍白着脸呆呆的傻坐着,有时抱着妹妹一起或默默流泪或轻声哭泣着长吁短叹,这就使得我的爹娘更是痛苦得愁闷难当。

眼看着我们这个原本和睦幸福的家庭,可能因我要去远方读书,不肯与桃花成亲圆房显现出的凄凄惨惨的局面,再发展下去可能还会弄得家破人亡,我心里也是非常的难过。

于是我在反复的想了想后,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